余琛准备着去猎杀大虫的时候,王海和一众挑夫跟着金阳商会去了。
兴许是机缘巧合,又兴许是机会来了。
总之,在护送商会的途中,金阳商队遭遇了狼群,又折损了好些人手。
在与狼群的追逃中,王海仗着身强力壮,机灵敏捷,拼着老命,救了金阳商会的一个执事。
而他自个儿,也因此被咬伤了一条小腿。
救命之恩,金阳商会的执事为了感谢他,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跟着金阳商会回州府干,二是折现,给他一笔钱财。
王海想到家里妻儿老母,无奈地选择了后者。
于是在返程之时,那金阳商会的执事给他一个锦囊,锦囊里有六枚成色极好的金铢。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按照大夏的汇率,一枚金铢重三钱,六枚就是十八钱,也就是将近二两金子。
换成银子的话,那是相当于二十两雪花白银!
整整二十两银子!
这对于王老爷子这样的渭水富商来说,或许九牛一毛。
但对于底层的王海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
当即,王海揣着锦囊,回了家。
可王海没想到的是,财帛动人心,这六枚金铢,不仅是富贵,更是灾难。
当时护送金阳商队的人马里,除了王海以外,渭水县城还有二十多个汉子也跟着一起去了。
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啥人都有。
不知怎地,金阳商会执事给予王海金铢的事儿,在这些家伙里传开了去。
回到渭水后,自然也没瞒住。
但虽说财帛动人心,却也有律法如悬剑,让一些心怀不轨之徒,不敢轻举妄动。
可总有些家伙,偏偏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刀口舔血,亡命之徒。
那城南旧街的大大小小的帮派,就是其中代表,而这些个狠人里,又属黑水帮最凶最恶。
这不,还不等王海去钱庄把金铢化成平日里用的银子和铜板儿,黑水帮的人,就找上了他。
半搀半拐,将王海带去了城南,说是敬佩王海舍身往死,但实际目的,却是醉翁之意了。
——那六枚金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