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就是这般真正意义上堪称“神明”的生灵,却受制于那生死之册。
既然在生死册上有所名讳,那就只能证明一件事,在古神的诞生,乃是在地府体系建立以后。
而如今炼炁界主流的说法,又说古神乃是天地初开之时,先于百族万灵诞生的先天之存在。
那岂不是说,阴曹地府在所谓的“天地初开”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可那个时候连万灵都没有,是如何实现所谓的“生死轮回”呢?地府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余琛不晓得。
也无从探查。
只能将这问题,暂且搁置下来。
倘若下次见到古神饕餮,问一问他,应当能得到一些线索罢?
这般想着,余琛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下山去了。
这些天,他一直窝在天葬渊上,却是许久未曾去上京逛逛了。
正好今日,阳光明媚,天高气爽,倒是出门的好日子。
下了山,上京城里,气氛红火又热闹。
如今正是深冬,年关将近,虽说那些活了几百年的炼炁士早已对这种凡俗的节日不感冒了,但一些年轻修行者,却是还保留着一些“俗气儿”。
上京城四通八达的街巷里,颇为热烈。
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火红的灯笼,贴上吉祥的对联儿,一些小孩儿也穿上红袄,穿街过巷,捏着爆竹,喜庆得很。
余琛来到一家先前和虞幼鱼去过的一家酒楼茶楼,要了个座儿,坐了下来。
戏台上,一个个穿得绿绿的角儿正在演一场斩妖除魔好戏,演到精彩时,底下茶客尽皆拍手称赞,投上灵铢,捧个钱场。
一戏演罢,角儿们纷纷谢幕。
底下的茶客们等待间歇,便交头接耳起来。
余琛坐在那儿,就听各种交谈声,徐徐入耳。
他们所讲的,无非就是两件事儿。
其一,当然是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判官,还有那吃了瘪却一声不敢吭的大莲寺。
——也不晓得倘若他们晓得那些传闻的主角就在他们身边,会是个什么表情?
其二,却是那神秘的天机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