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有意思的。” 我微笑着回应:“是啊,这是多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承载着大家的情谊和回忆。” 就在我们交谈之际,国梁从车上搬来了一箱六瓶的洋酒。我见状,赶忙说道:“喝不了这么多,咱们又不是酒仙,可别浪费了。” 国梁笑着回应:“先备着,慢慢喝,喝不完也没关系。” 说实话,这些洋酒每瓶 700 毫升,换算下来差不多有一斤多。我们五个男人,估计两瓶就足够了,而阿莲表示要开车,不饮酒。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喝酒边畅快地聊天。阿莲在一旁细致入微地帮我们倒酒,举手投足间像极了一位尽职尽责的秘书。光叔他们则聊起了以前同事的现状,听闻现在有一部分人正在我老家旁边的县修建两台 125 兆瓦的火力发电机组。这件事我此前听老余略有提及,却没想到这个重要的电厂项目是由我们原来的单位负责承建。光叔还说道,以前单位调试班的副班长,如今在那边已经荣升为副总。原来他是当地本地人,凭借着自身的人脉关系回去任职了。从光叔的话语中可以听出,要是我当初没有离开单位,或许也有机会回到那边工作。毕竟我们县同属一个地区,如此大规模的电力项目,必然需要大量本地的电力专业人才。我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表过多言论,毕竟这些假设已然无法成为现实,再去过多思考也没有太大意义。
大家兴致颇高,一直吃到快八点才结束用餐。此时,酒还剩下三瓶未开封,有一瓶喝了一半。国梁见状,热情地让光叔把酒拿回去慢慢品尝,光叔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凑近光叔,小声说道:“光叔,国梁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平时过年过节都会送我好几箱酒,我家里都堆不下了。您就别客气了,收下吧。” 阿莲结完账后,我们准备像来时那样返程。然而,刚走到门口,国梁便叫上光叔、大头他们上了另一辆车,并解释说先送他们回单位,然后自己再回北安的家。而阿莲住在龙门,正好和我同乘一辆车,这样安排既方便又不用绕路。我这才发现,刚才国梁又另外叫来了一辆车。我心想,如此安排确实周到,起码阿莲不用那么奔波劳累了。不然的话,她得先送光叔他们回单位,接着送国梁回北安,最后才能返回龙门,路途着实遥远且麻烦。现在多一辆车,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我们在农庄门口相互道别,此次小聚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