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南明义军 > 第349章 忠贞营的去路(上)(2/3)


    堵胤锡说完后,还站起身,对着孟浚拱手而鞠,而孟浚连忙扶起堵胤锡,说道:“阁老言重了。”

    堵胤锡身在夔东之地,虽消息来源迟滞了些,但是昆明朝廷的消息也未断绝,永历朝廷已经事实上被孙可望彻底所控制,形同傀儡,天子暗弱,首辅贪鄙,朝廷几无政令,可就算如此,依然每日纷争不断,这让堵胤锡心灰意冷。

    纵然对朝廷,对天子极为失望的堵胤锡,他也不曾想过要改换门庭,一日为明臣,终身为明臣,读书人,软骨头很多,但真正将圣贤书读进骨子里的,也有。

    有人言儒家腐朽,可两千年前的孔子,何罪于今人,圣贤书,讲做人之理,便是再过千年,也没有错,错的只是那些借皮而用私心之人,犹如千年之前,二三得六,千年之后,难道会二三得九吗?

    对个人之事,堵胤锡并不在乎,只是他放不下夔东的十余万忠贞营将士。

    二人坐下后,堵胤锡又说道:“在夔东之地,军士们过的苦,归附于大王麾下,吾料想诸将不会反对,待老夫为大王处理好这一事后,便可择一地,了此残生了!”

    孟浚闻言摇摇头,道:“战场上胜利了,双方暂时罢兵,可治下之地,弊病丛生,大明朝数百年积存下来的弊政,积习难返,昔日吾兵弱将寡时,又恐贸然改变,以至内乱,可现在军力尚可称堪用,地广千里,吾有心变革,却总有束手之感,阁老为宦多年,老成持重,怎能轻易隐退呢?”

    堵胤锡摆摆手,示意孟浚多虑了:“清廷那般严苛的剃发令都能推行,大王无论行何等新政,皆可施行,无需担心。”

    在说完后,堵胤锡又有些迟疑的说道:“不过国家之事,可缓不可急,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切不可操之过急,庙堂之上,所设想的政策,几乎无一个恶政,可一旦向下推行,这些本心是好的政策,却最终变成嗜民的恶政。”

    ………………

    在离开大帐后,孟浚亲自送堵胤锡知营门处,在周军营外,一队人马当即上前,簇拥着堵胤锡。

    而堵胤锡回望了一眼孟浚,他的心中,慕然间松了一口气。

    而回到忠贞营内的堵胤锡,一刻不停,召集各部军将,将自己决议归附周军之事,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