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在逃出永昌时,和大臣刘承胤商议要经缅甸而去投奔安南李成栋。
只是朱由榔在缅甸,安稳的待了一段时间后,迫在眉睫的生死危机没有了,他又想起了李成栋曾经逼杀隆武,绍武二帝的旧事。
因此朱由榔又改变了主意,决定先暂时驻跸缅甸,至于暂时多久,朱由榔还没做好打算。
朱由榔不走了,这就把缅甸君臣弄的有些憋屈,以前大明强盛的时候,缅甸称臣,那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但现在朱由榔就等于一个空头皇帝,莽达也不想卑躬屈膝,他恨不得朱由榔赶紧离开缅甸,爱去哪就去哪。
而就在莽达烦不胜烦时,缅甸王宫中,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此人就是孟必安。
孟必安当初从京城千里迢迢跑到云南去,他就是想替孟浚除掉了朱由榔,但他没想到,接连数次,朱由榔都从他手中跑了出去。
虽说孟浚对朱由榔已经不在意了,但孟必安还是决定把朱由榔抓回去,让他公开承认乾朝代明,是天命所归,名正言顺。
孟必安站在殿中,只是对莽达微微屈身,说了一句:“见过国王。”
可即便如此,莽达却心中却没有任何不满,他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是如今中原皇帝的起家心腹。
孟必安来到缅甸,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缅甸君臣要把朱由榔移交给乾朝,当然,孟必安这回是没打算杀了朱由榔,朱由榔现在无论是在缅甸,还是进入了乾朝,只要他死了,别管咋死的,这口大锅肯定要扣在乾朝的脑袋上。
孟必安觉得,如今乾朝强大无比,国泰民安,四方安宁,但朱由榔一直待在缅甸也不是办法,前朝皇帝还在位,特别还是在边境上,对乾朝内部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威胁的,因此,孟必安觉得把朱由榔带回去,让他安稳的待在一个地方,一辈子受到青鸾卫的监视就可以了。
但令孟必安未曾料到,莽达以为乾朝只要朱由榔一家子,于是其自作主张,决定把那些明朝忠臣,尽数诛杀。
昭武三年,就在孟浚刚刚从关外返回师之时,缅甸国王莽达派人通知朱由榔君臣,让其明日一早过江,和缅甸国王到河边共饮水盟誓,以结友好。
李元胤看出其中有诈,因此极力反对,但朱由榔毕竟寄人篱下,受人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