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事务,可令其担任济南相。”
很快一大堆人七嘴八舌的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有人建议封孙坚为九江太守,但更多的人反对,觉得一个寿春县令就够了。
有人建议封刘备为安喜县尉,但却遭到反对,建议封刘备为县令,还有朱儁,大家觉得朱儁应该封为钱塘侯,领右车骑将军,这样才能和另外两位主将相当。
而对于刘和的封赏,就比较难决定了,眼下刘和还不到二十岁,资历浅的离谱,要是封高了,以后还要怎么升官呢?要是封低了,又怎么对得起刘和的功劳,而且刘宏极为看重刘和,要是一个说不好,就要得罪刘宏,因此众人都选择了不开口,只有几个愣头青提了几个如何封赏刘和的建议。
就在刘和也在纳闷自己会得到什么封赏的时候,何进开口了。
“刘校尉虽在平叛之中立下大功,只是如今年纪尚不足双十,还需多多历练,不如保存现有官职,兼领太中大夫。”
刘和一听就想骂人,何进这个混球,太中大夫是个什么鬼,一个闲职,平时连固定的事都没有,只有刘宏下达诏令才有事做,还有就是在诸侯王死之后跟着光禄大夫去吊丧,我刘和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不说给个中郎将的官职,总不能拿这个来考验干部吧。
刘宏双眼微眯面无表情看着群臣。
张让看到刘宏的脸色,顿时会意,起身道:“何大将军,刘校尉立下如此大功,只是兼领太中大夫未免太不公平。”
何进皱着眉头说道:“张常侍,本将的话还未说完呢,虽说只是兼领太中大夫,但还可以从爵位上进行封赏,以免寒了刘校尉的心。”
刘和静静低着头诅咒道:“老子的心已经被你寒了,五年之后你死的时候我绝对庆祝一下。”
赵忠立刻站出来帮腔道:“陛下,刘校尉通晓兵事,不如将刘校尉改为北军中侯,兼领公车司马令,在额外封侯。”
虽然北军中侯和公车司马令都是六百石,但北军中侯可以掌管雒阳北军,下辖北军五校,而北军更是雒阳野战军的主力之一。这就是要让刘和从何进手里夺权了,虽然官职低了一点,但是权力更大了,而且还要从爵位上进行补偿。
不过刘和现在还不想和何进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