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汉权臣路 > 第九十九章 辩论(2/4)
实主要目的是借古讽今,抨击了当时的北宋政权每年要给北方的辽和西北的西夏送上大量钱财,这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而刘和选择以《六国论》来反驳许攸也不止是单纯的反驳,同样也有对现实因素的考量。

    自去年的北宫伯玉叛乱以来,雒阳的朝廷内部就有一种放弃凉州的声音,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司徒崔烈,好在傅燮据理力争,更是说出了应该将崔烈斩首的言论,刘宏这才听从了傅燮的说法。

    即便如此,雒阳的公卿里面依然有人声称应该放弃凉州。

    在刘和看来这种人都应该拖出去枪毙十分钟,虽然现在的凉州无比混乱,出现了叛逆,但也不能放弃凉州啊。

    在刘和看来放弃凉州和直接资敌有什么区别,叛军和羌人得到凉州会就此罢休吗?明显不会,要知道他们现在连凉州都没有拿下,就已经开始攻打三辅地区了,一旦把凉州给他们,怕是整个关中地区都无法安宁了。

    所以刘和也想借助《六国论》中的观点来讽刺这些主张放弃凉州的人。

    “贿秦?无稽之谈罢了,不过刘将军的言论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许子远,我的论证过程还未说出,你便开口讽刺,也令我大开眼界啊。”

    “哼,那就让我听听你的言论吧。”

    “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够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秦国虽强,然而赵、楚皆能与秦国对抗。长平之战前,赵国数次与秦国大战,赵国一直略占上风,长平之战后也有良将李牧,统率赵军抵御秦兵,秦国不能胜,最后用反间计除掉李牧之后才顺利灭赵。按照子远兄的说法,秦国国力远胜于赵,何需反间计?”

    “而楚国国力更是一直堪比秦国,秦灭三晋之后,以李信为将,二十万秦军攻楚,却败于楚国,最后还是以王翦为将,率兵六十万才攻破楚国。”

    “试问赵、楚皆在,秦国如何以国力碾压?”

    刘和率先以赵、楚的例子来反驳许攸的说法,周围的人一听,觉得有道理啊,秦国虽然是七国中最强大的,但是也做不到同时碾压赵、楚两国啊,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