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县的刺史府内,刘和正独自坐在屋内,等着赵云将客人带来。
很快,赵云就搀扶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了进来,刘和见状连忙上前搀扶,同时口中也没忘记向老人问好。
“任老,您来了,我在雒阳的时候就听说过任老的大名了,如今总算是见到任老了。”
任安笑呵呵的说道:“刘将军言重了,比起你老师和师伯,老夫可差远了。”
“任老说哪里话,当初我在缑氏山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老师可是经常向我们提起任老,说任老向来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让我们一定要向任老学习。”
“想不到子干竟如此评价老夫。”
“晚辈觉得说的对啊,难道任老觉得不对吗?”
攀谈中,刘和很快就把自称从“我”换成了“晚辈”以拉近和任安的关系。之所以等现在才更换自称,是因为如果一开始就自称“晚辈”的话,有些不符合礼节,要知道他是以行益州刺史事的身份见任安的,自称“晚辈”肯定是不应该的,毕竟他和任安从未见过。而任安是个老学究,最看重的就是礼法了,这样反而会获得任安的好感。紧接着经过攀谈之后,在拉近称呼还能进一步收获任安的好感。
“哈哈,子干对老夫的评价是比较中肯啊。”
和任安简单攀谈了几句之后,刘和看向赵云。
“子龙,你先到外面去吧,我和任老还有事情要谈。”
“是,师兄。”
接着赵云就起身离开了。
等到赵云出去之后,任安问道:“这个赵小将军也子干的弟子?”
“子龙不是老师的弟子,老师在缑氏山教授弟子那会,子龙只有几岁而已。”
“那他怎么称呼你为师兄?”
“晚辈跟随老师学习之前曾跟随另一位隐士学习武艺,当时也挂了个记名弟子的名头,子龙是则是师傅的关门弟子,所以叫我一声师兄。”
“这样啊,不过老夫看这位赵小将军倒是相当不错,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啊。”
“那晚辈就代师弟谢过任老吉言了。”
“刘将军太客气了,老夫是实话实说罢了,赵小将军能力不凡,又有你这个师兄帮衬,将来绝对是大汉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