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却都被朝廷所拒绝,黄巾之乱后,他对朝廷也已经彻底死心了。
最后,就是这位冀州刺史王芬。
史书记载他“有大名于天下”,乃是汉末名士“八厨”之一(又名王考),与袁绍的“奔走之友”张邈齐名,稍逊于刘表所在的“八及”,也是天下排的上号的大名士。
(这里要注意一下刘表到底是“八及”还是“八顾”还是“八骏”?)
(根据后汉书里的记载,当时的名士给那些名望高的人起了许多称号,其中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犹古之“八元”、“八凯”也。)
(注意,“八骏”,“八顾”,“八及”,“八厨”是有两个版本的,
一个是天下名士公认的,这里只说八及分别是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
一个是张俭的同乡人朱并承望中常侍侯览意旨,上书告俭与同乡二十四人别相署号,共为部党,图危社稷。
其中的八顾是指田林、张隐、刘表、薛郁、王访、刘诋、宣靖、公绪恭。
八骏更多的是三国演义里的说法。)
(这里采用的是第一种。)
这四位组了一个名士加术士的局还嫌不够,他们还想找一个刘宏的身边人,最好是宦官一党的。
于是,许攸推荐了他的好朋友曹操,并自告奋勇前往游说。
时任议郎的曹操听说了此事,大呼“废立之事不详”,觉得你们这些人就是一群牛马。
曹操认为过去伊尹、霍光能够废立皇帝,是有着许多先决条件的。
而许攸、王芬等人只看到了前人之易,未见今人之难,是不可能成功的!于是严词给拒绝了。
王芬等人见曹操不愿加入,也不泄气,又找了平原人华歆和陶丘洪商量此事。
这位华歆字子鱼,就是历史上的曹魏开国相国。
王芬和两人说了此事,陶丘洪就想加入,可华歆反对,理由和曹操类似,于是两人没有同谋。
王芬等人没有拉来多少新人,想着再不起事就要走漏消息了,于是以黑山贼寇侵扰为由,准备举兵。
就在刘宏准备北上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