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汉权臣路 > 第265章 最后的宁静3(1/3)
    (前面忘了说了,这段历史夹杂了大量我的个人猜测,当不得准,大家看得开心就行了。)

    在袁绍等人的不断催促和建议下,何进最终还是选择了召外兵入京。

    其实说是召外兵入京不够准确,因为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何进的直属部下,一开始共有四路人马,分别为并州牧董卓,大将军府掾泰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兵,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最后使武猛都尉丁原屯于孟津。

    何进虽然不够精明,但他也不是傻子,除了让董卓向雒阳外,还安排了和董卓不和的丁原以及自己的心腹前往关东地区募兵。

    此事很快就传播开来,侍御史郑泰得知后劝说何进道:“董卓强暴残忍,有无穷野心,若倚重他做朝政大事,将会放任他的凶暴和野心,必定会危害朝廷。大将军是陛下的舅舅,太后的哥哥,有辅政大权,应当坚持由自已决断,诛除有罪的人,实在不适合以董卓作为援助。而且事情拖久了就会生变,窦武的事正是前车之鉴。”

    历史上的郑泰是妥妥的汉室忠臣,堪称反董急先锋,只要是有利于董卓的事,他都要反对,能给董卓添堵的事情他都要支持。

    一开始何进召董卓入雒的时候,郑泰就第一个反对,何进不听,郑泰就辞官返乡了。

    可是没多久他又回来当官了,因为这会已经是董卓掌权了,郑泰回来的目的倒不是为了给董卓效力,他主要是来捣乱的。

    郑泰先是建议董卓拜袁绍为渤海太守,要知道,袁绍可是当众反驳董卓废立皇帝的人,结果郑泰建议给袁绍封官,这其实就是为了让袁绍阻止反董联军。

    果然,第二年袁绍就开始搞事了,和桥瑁等人一起组织了讨董联军。

    董卓得知此事后,在朝会上商议此事,想要亲自带兵迎击联军的,百官没有人出来反对。

    但是郑泰觉得董卓还是有两下子的,要是真让董卓带着这群战斗力爆表的士兵去和关东联军的新兵蛋子死磕的话,结果可能不利于诛杀董卓,于是郑泰跳出来反对,董卓听完有些不爽。

    但郑泰随即解释了原因,郑泰觉得区区十万万关东联军何需董卓亲自出马,并列出了一大堆的理由劝说董卓不需要出动大军。

    董卓听完大喜,你个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