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将军,船上来后,把你这边的纤索解开一根,拴在船头上,我过去后,把另一根也拴在船头,我们那边拉,你们放,你们拉,我们放!”
水中月也懂了,哈哈一笑说:“办法倒是好,就怕把船拉翻了!”
“不怕!人家余山生早想好办法了!”和棋笑着说:“在船两边分别绑上三四捆竹捆,船就不易拉翻,还能多载人!”
水中月连连称赞着余山生说:“嗯,对,对,对!确实是好主意!看不出余山生还是个肯动脑筋的人!”
“将军,一会儿你当着余山生表扬他吧!我过去了!”和棋呵呵着一边说,一边砍断拴着竹捆的篾片让一捆捆竹捆随波流去。
水中月见和棋砍得差不多时亲自动手解开了一根纤索,又砍了根手臂粗细的带丫的木棒,准备好后,船也上来了,大家一齐动手,把木棒固定在船头的插篙孔里,拴上纤索。上满人后,叫掌舵的掌好舵,才向河对面一挥手,大叫一声:“拉!”
和棋听得清楚,几人便拉着纤索,很快就把船拉了过来。
大家又帮着在船的两边分别绑上了四个竹捆,和棋拴上纤索,对河那边喊道:“拉!”
河那边拉着纤索,船很快就过去了。由于船的两边是竹捆,拉快点船也不容易翻,所以,两三锅烟的光景,就载了五十个人过来。
胡杨哈哈着叫道:“果然快多了!余山生,你太聪明了。我叫尤大侠给你记功!”
余山生一边帮放着纤索,一边腼腆地说:“胡大哥,这不是我的功劳,如果不是这两根纤索,我的办法也只能是空谈!”
“不,功劳肯定是你的!”胡杨呵呵道:“我们就没想到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