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多了,各种作物都在试种,边种边改水土环境。”宋河掏出手机,打开相册,“您看看,这是面积最大的作物,珍珠粟,外号非洲小米,人和牲畜都能吃,国庆节左右收割,目前的长势预计可以丰产。”
云奶奶拿着手机,认真翻看照片,绿叶万顷的农田,边缘有一些黄沙的影子,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然后是玉米,这就不用多说了,粮食市场硬通货,长势也还可以,死了大概两成左右,八成活下来了。”宋河继续介绍。
“大豆,能给土壤加点氮,我有几个学生做了氮肥菌技术,但暂时技术还不成熟,用大豆肥肥地。同时大豆这东西咱们国内年年进口,养猪业需求很大,豆粕是很好的饲料嘛。”
“橄榄树,请了甘肃的专家团队帮忙种,甘肃很多地方缺水,但种植橄榄已经成规模了,把先进经验引到北非去,欧洲橄榄油需求很大,突尼斯专门给欧洲卖橄榄。”
“沙棘、枸杞,都是西北耐旱作物,沙棘汁营养很猛,沙棘树还能防止沙化,枸杞在欧洲溢价很高,超市里一斤卖七八欧。”
“土豆、萝卜、西红柿、沙葱、薰衣草、薄荷,还有一堆绿叶菜……”宋河快速介绍,“大概就这些。”
云奶奶嘴巴微张,不停翻着手机上的农田照片,显然被震撼了!
“我还以为你们得折腾几年才能成功,没想到一步到位了!”云奶奶叹服,“我们老一辈人观念陈旧,不是你去做了,打死也不信撒哈拉能种地的。”
“马马虎虎吧。”宋河微笑,“所以您为什么打听北非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