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捡漏啊,这对于汪远洲来说属于传说。
他平时就是大手花钱,捡漏还从来没有过。
这辈子他亲眼见到的捡漏也就一次,就是有一次去古玩街,看到一个人花了八百买了一本古籍,然后据说是清代纪晓岚的手稿,那个人卖了九十万!
这是他近距离亲眼见到别人捡漏。
“嗯,算是捡了个小漏吧。”戴红旗点头道。
“小漏?那个老板小说的他爷爷留下来的那两个根雕的其中之一吧。”付开行问道。
“呵呵,开行果然通透,没错,就是那个,倒不是说别的,宗师级的根雕,一个能卖几十万上百万,如果非常著名,几百万上千万都有可能。不过,这次的捡漏不在于手工,而是材质。”戴红旗笑道。
材质?什么材质能比这大师级的根雕本身价值还要高呢?
工艺品,古玩等价值多有不同。
有的是因料而贵,有些是文物研究价值较高比较贵重,还有些是艺术品本身被艺术家们附加的价值较贵等等,
典型的因为制作材料而贵重的代表就是印章一类,珠宝,饰品。
比如一些名人的印章,皇帝的玉玺,印章,等等,再比如极品羊脂玉,玻璃种帝王绿翡翠,极品钻石等等都是此种。
它们本身的原始材料就很贵重,再加上其历史价值,那就更加惊人。
第二类就是研究价值很高的,比如带铭文的青铜鼎,带有文字的竹片,一些史书,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
从这些东西中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所以价值高。
但是这些东西本身材料,不论是青铜还是竹片,乃至于纸张本身都不算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第三类最典型的就是字画了,比如什么王羲之真迹《丧乱帖》,唐伯虎的《百美图》,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画圣吴道子的《十指钟馗图》等等。
这些画作本身也没什么研究价值,其载体更是不值钱。
但是艺术家们将自己的心血注入之后再经过时间的沉淀,就变成了珍贵的古玩。
“载体值钱?那就是木头本身了?珍贵的木材是不少,比如金丝楠木,乌木,檀香木,银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