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和黄淮平原之间的通道。到楚文王去世时,这里的军事要塞已经颇具规模,因此楚成王时的屈完可以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后来,方城一直是楚国最重要的北方防线之一,到战国时楚国又在南阳盆地边缘建起了长城,经过方城,因此又称楚长城为方城。
历史评价:
刘安:文王污膺,鲍申(葆申)伛背,以成楚国之治。
张正明:1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这是文王的复合性格。在国人心目中,文王是一位合格的君主。但文王的性格又是矛盾的,除了七分雄鸷,还有三分昏庸。2文王做事,既有迅捷、凌厉的一面,也有慎重、严谨的一面。3武王的性格刚而又刚,文王的性格刚中有柔。
楚堵敖 ,(公元前683年~公元前672年) ,《史记·楚世家》作庄敖 ,芈姓,熊氏,名艰,楚文王之子,楚成王同母兄,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76年―公元前672年在位。楚成王即位后,"以熊艰未尝治国,不成为君,号为"堵敖",不以王礼葬之。"
楚堵敖 ,亦作楚庄敖,芈姓,熊氏,名艰,是楚文王之子。熊艰的母亲息夫人原是息国国君的夫人,楚文王灭亡息国后,将息夫人纳娶为妃,生有二子熊艰和熊恽。
楚文王十五年(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史记》误作楚文王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楚文王去世 ,熊艰继位,史称楚堵敖(楚庄敖)。楚堵敖在位时,整日飞鹰走狗,不务正业,但是楚国日渐强大。
楚堵敖三年(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2年),楚堵敖想杀害弟弟熊恽,熊恽于是逃到随国(今湖北随州西北)。熊恽在得到随国人的支持后,便联合随国人袭击并杀死楚堵敖,夺得国君之位,是为楚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