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罢邯郸后,立即对魏国进行报复,攻取了安邑。
第二年,即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七年),秦又攻韩、赵,韩、赵惨败,各国震动。西周君恐惧,与诸侯联合,出伊阙(今河南洛阳西南龙门)攻秦。秦昭王命秦将[扌]攻打西周,取河南(今洛阳西,西周君都邑),西周遂亡(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元年),周考王封弟揭于王城(今洛阳西,即河南),号西周,是为周桓公,亦称西周君。
故此西周,是周考王分封的诸侯国。这年西周亡,依附西周的周赧王亦卒,秦取九鼎宝器。)正在救赵解邯郸之围的楚将景阳,当秦攻韩、赵时,亦继续率军援赵,
故《史记·楚世家》有“(楚考烈王)七年,(景阳军)至新中,秦兵去”的记载。新中,《索隐》以“中”字误,应为新市,在巨鹿境。《正义》:“新中,相州安阳县也。七国时魏宁新中邑,秦庄襄王拔之,更名安阳也。”则此新中在安阳。
西周亡后,东周(公元前367年(周显王二年),西周威公卒,少子公子根与太子朝争立,韩、赵支持公子根叛立于巩(今河南巩县西南),是为东周惠公。周王畿分裂为西、东两部分,故自此又有“西周”和“东周”之称。)
君虽尚存,则再不称王,从此史家以秦王纪年。故秦虽败在邯郸城下,但实力未减,仍取得重大胜利,楚等国援赵抗秦,虽解了邯郸之围,但三晋接着又遭到很大创伤,形势对楚国日益不利。
四儿继王
楚考烈王曾有四个儿子相继为楚王:1、楚幽王,公元前238年-公元前228年在位,李园妹之子。时李园辅政,杀春申君。2、楚哀王,公元前228年在位,只有两个月,李园妹之次子。3、楚王负刍,公元前228年-公元前223年在位。负刍诬蔑楚幽王、楚哀王为春申君之子,发动政变篡位。后秦将王翦攻楚寿春,负刍兵败被俘。4、昌平君熊启,楚考烈王长子。
楚考烈王做太子时质于秦,娶秦昭王女,生熊启。秦楚亲善,熊启被秦始皇封为昌平君,任相国,迁陈郢以安扶楚民,后反秦,被项燕推举为末代楚王。(此为李开元《末代楚王史迹钩沉》的说法,昌平君是否为楚考烈王之子有争议。《史记索隐》:“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