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运气好,前天去山上采山货,我正巧发现了一株二十年份的野山参,今天我和朱斌去卖了,卖了两百二十块钱,我们愿意将两百块充公,这样就可以弥补朱斌两年的工分了吧?”
众人一听,眼睛瞪的大大的,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苏言。
他们刚刚没听错吧,苏言挖到了一株野山参,并且还卖了两百二十块钱?
朱母倒抽一口凉气,再三确认道:“你真的挖到一株野山参?”
苏言:“我骗您干嘛,要不是因为这个,我也不会提议让朱斌去学一行手艺了。”
朱喜乐露出羡慕的神情,这个大嫂的运气未免太好了吧。
朱父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刚刚他还在为儿子执意要去当修理工而起了薄怒,觉得他为了苏言已经失去了理智。
如今峰回路转,如果家里多了这么大一笔进项,他要去学手艺,倒是无妨。
苏言朝朱斌笑了笑,她之所以改了野山参的年份和价格,自然是为了让朱家人不至于因为钱太多,而兴奋的过了头。
要知道,他们若是知道野山参卖了六百块估计会高兴的发疯,说不定走出去就被人看出端倪。
而且苏言也不想让他们觉得这钱理所当然的属于公中,她又不是冤大头。
一切都是有条件的,这两百块就相当于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费,两百块两年,差不多一个月也是八块多的生活费了。
一家三口,一个月八块多的生活费在这个年代就算是住在城里也足够了,更何况是在农村,物价只会更低。
再说,朱斌做学徒是包吃住的,只偶尔会回来吃一顿,她和小宝八块多的生活费,完全就是朱家占便宜。
有了两百块这个前提,一家人反对的声音都小了,大家心里都有一笔账,很快就算出了得失。
朱母想了想说;“你真愿意将这两百块充公?”
苏言:“愿意,但伙食可不能太差,要知道我拿着这钱,自己单独开火也肯定吃的不差。”
朱母一言难尽的看着她,最后同意道:“既然苏言支持你去学,那就好好学吧。”
朱喜乐还有些羡慕朱斌了,虽然说大哥之前是受了些委屈,如今却换来苏言的真心对待,也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