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希望你选出人跟你一样聪明。否则是什么结果,不需要我向你说明吧?”
皇极很自信。
“放心不会断了传承,根基保留在升龙碑里,世代相传。只要升龙碑不倒,声名永在。”
……
两天后,二十个匠人从贡城出发,其中有石匠,也有木匠。木匠打造渡船。石匠负责碑石细节的打磨。几丈高的升龙碑,厚度仅有四五尺,且不可能是整体。由大小相同的碑石组合。那么,需要在碑石的上下左右挖洞,以相同的石材做榫将碑石连接。破石是扶风和皇极的责任。石匠做榫卯结构。等一应俱全在运往立碑的目的地。不仅过程繁琐,消耗的人力物力也是相当巨大。
皇极的初步设想是,立一座碑,建一个巨大的竟技场,至少要容纳十万人。竞技场的底部是竟技台,上面铺设一层升龙碑石与升龙碑相连,这样才能达到他臆想的目的。由低向高是一圈一圈的阶梯式看台。凡参与竞技的小辈三十岁是最大的限度。他是这么认为,自己十八岁突破化液,二十入凝宫,他挑选的人三十岁必须有所作为。否则就不叫天骄,不配获得他留下的宝藏,想成为他的传承者必须是天之骄子。
……
三个月上岸,又经过两个月的长途搬运,碑石运到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皇极将立碑的地点选在图瓦山脉的脚下。打发走其他人,两师徒才亲自上阵,在山脚凿出一个宽十丈,纵深十丈的豁口。
而后是填埋基石,在基座上竖碑。开凿一条通道,在三十丈外开挖竞技场,铺上碑石,将竞技台与升龙碑连为一体。至此皇极的设想算是实现。
看着磅礴的升龙碑,皇极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师父,怎么样?”
“像是缺少点什么。”
“哪里不满意?”
“看碑顶,光光的,放一件东西就完美。”
“怎么没有想到,师父,你觉得放什么合适?”
“既然起名升龙碑,那么你觉得放什么合适?”
“龙头。可是对于龙形,世人知之甚少。没有直观的印象,凿不出生动的龙头。”说到这儿,皇极裂嘴一笑:“师父,现在有借口,什么时候去汪洋?一举两得!会龙王,观龙形,回来再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