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余桦非要给你一个惊喜。”
“惊不惊喜倒是没关系,要是我没在,你们不是扑了个空么?”周彦笑了笑,起身给他们沏茶。
余桦无所谓道,“你不在,我们就去看其他人排练,总不可能一个人都没有吧。”
钢琴少年乐团总共一两百号人,所以即便是周中,每天也都有很在这里练习,根本不可能出现没人的情况。
周彦给两人一人泡了杯茶,“你们过来也正好,前天集英社那边来消息说,我们的合集即将要上架了,过段时间就会把样书送过来。”
五六月份的时候,集英社那边联系这边要帮他们出合集,因为需要翻译,中间筹备了几个月,书终于要上架了。
听到这个消息,两人也都挺高兴,余桦甩了根烟给史铁笙,自己又点上一根,笑眯眯地说道,“可惜我们也不懂霓虹语,不然还能看看这翻译的水平怎么样。”
作品在异国发行,翻译是重中之重,同样一本书,因为翻译不同,书的内容可能也完全不同,有些知名翻译,会在作品中倾注自己的感情跟理解。
有些书,原文很好,却因为翻译拉胯,最终没有获得好的成绩。
也有些书,原文其实一般,不过翻译出来却要好很多,从而受到很的追捧。
当然,一般都是第一种情况。
周彦抱着茶杯在他们面前坐下,先给他们打了个预防针,“对于合集的销量,你们也不要抱太大希望,霓虹那边的图书市场非常封闭,外国书籍不好卖。”
霓虹的读者对外国作品整体保持着一种排斥的态度,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学比较感兴趣,但是中国现代文学很难进入到他们视野中。
集英社之所以愿意出版他们的合集,也是因为之前野村秀拍的那个录像带在霓虹卖得挺好,算是一个噱头。
许多霓虹人知道周彦是作家,并且旁边两个也是作家之后,都反应说想要看他们的作品。
余桦耸了耸肩膀说道,“我的在中国都卖得一般,自然就不指望能够在霓虹卖得很好,再说了,稿费我们也赚到了。”
当时他们跟集英社签的合同中,规定了首印至少八万册。
而稿费的结算,是按照首印数量来的,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