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音乐学院成立,他又被调到bj,去中音任教,成为了中音第一批教师。
再之后,他又去了央音。
而且他在央音的时候,正是央音大爆发的时候,那时候谭盾那一批学生都在。
刚才拿到三等奖的郭文景,也是黎英海的学生。
要说音乐界也分门分派,那黎英海绝对是在各门各派都说得上话的长者。
他本身就是川省人,跟川省音乐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陆续在上音、中音以及央音教过书,音乐界几个大山头他基本上都踩过了。
所以他今天站在上面,以作曲人代表的身份发言,各方都没有什么意见。
老先生今年快七十了,但是身体还是很健朗的,他走到话筒跟前,还没开口,先爽朗地笑了几声。
笑过之后,他朝台下扫了一眼,随即开口道,“活动没开始,我刚进来的时候,在下面观察了好一会儿,本来还担心我是今天现场年纪最大的,不过还好,在我旁边就坐着朱践耳先生跟罗中容先生两位。跟他们俩比,我要稍微年轻一点。现在我上台往台下这么一扫,又看到了郭祖荣先生跟苏夏先生,我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几分,记得没错的话,他们几位都要比我大一些。”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四十岁之前,我一直没有怀疑过这句话,不过当我四十岁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已经四十岁的我,反而是野心最大,同时困惑最多的时候。”
“四十岁以前,我都在尝试着入音乐的门。我教学这么多年,听过最多的问题,就是音乐该怎么入门。这么多年来,我已经没有办法获得准确的答案,但是我可以说一说我是如何入门的。音乐的门,我入过三个。”
“我出生在川省,从小就听母亲、姐姐唱民歌,我就跟着学,我们那边有很多竹子,砍下一截捅几个眼就可以吹,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从小就喜欢音乐,这是我入的第一个门。后来抗战时期,渝都办的国立音乐院,43年的时候,我考上了,从民间音乐,进到了西洋音乐的门,这是我的第二个门。”
“当然,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门,就是入了革命音乐的门,参加革命,让我进到了第三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