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474章 一场混战(1/6)
    因为韩少功的事情,余桦他们都不太喜欢张颐武这个人。

    文学家跟批评家关系不好,这本来就是正常,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双方是“敌对”关系。

    只不过张颐武这个人吧,在作文学评论的时候,不太讲道理,也不讲基本的原则。

    而且这个张颐武有点敢做不敢当,现在韩少攻还没有到法院去起诉张颐武,不过周彦以前看过相关的报导。

    一开始韩少攻没有起诉的时候,张颐武跟其他几个所谓评论家非常嚣张,气势很凶,因为他们根本不觉得韩少攻真的会起诉他们,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违法了。

    在他们看来,言论是自由的,他们的文学评论,更加是自由的。

    不过当韩少攻真正去法院起诉他们之后,他们就怂了,开始辩解说他们并没有说韩少攻“抄袭”。

    周彦看过张颐武跟王干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他们认为张颐武所发表的文章《精神的匮乏》里面用的是“完全照搬”一词,而不是“抄袭”,所以他们认为韩少攻起诉他们污蔑韩少攻抄袭,是不合理的,荒谬的。

    其实当时周彦也不知道韩少攻到底有没有抄袭,因为张颐武说的《哈扎尔词典》那时候并没有中文版,周彦也没看过。

    只是周彦看到张颐武跟王干的言论时,差点笑出声来,他真的无法理解两个搞“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士,竟然觉得“完全照搬”这个词的性质覆盖不了“抄袭”。

    他们竟然坚持认为,他们说韩少攻的书完全照搬《哈扎尔词典》,并不等同于说韩少攻的书抄袭了《哈扎尔词典》。

    这完全是睁眼说瞎话,是纯粹的狡辩。

    如果张颐武跟王干能够在法庭上面,坚持自己的言论,而不是敢做不敢当,周彦倒还能高看他们一眼。

    “这个《为您服务报》是什么来头,效率倒是挺高的。”周彦说道。

    《时空恋旅人》刚上映几天的时间,这个报纸就把张颐武的文章给放上去了,不仅仅是张颐武效率高,他们这个报纸的效率也高。

    余桦笑道,“这个报纸是前年才弄的,他们报纸经常喜欢搞一些创新,也就是想要出名,所以总是发一些胆子比较大的评论文章,要的就是争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