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今日之议意味着什么。
浩荡席卷了神京数月的飓风怒浪,多少人官帽吹落,多少人断颈殒命,往前追溯到那位惨死的故相,往深可窥见嗣位的惊心变动,往上,则早已声达御座,前些天的传言中,听说紫宸殿中已有一次七位紫衣的夜议。
天理院是个高远而冷僻的地方,很多时候它只有名字在士林相传,好些年也不会真正现于人前一次。
而当它站到台前的时候,往往就是在今日这样的场合,立于帝国转折的节点。
当年那位许相所提的《二天论》,竟在如今重新浮上了水面。
很多人还记得那段黑暗的年份,依附在许济这个名字身边的朱紫一个个在朝堂中消去了身影,贬谪、流放、杀头、背叛……几乎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其人进递了这篇石破天惊,或者说大逆不道的天理之论,当然得到的只有荒唐的奚落,很多人也就那样渐渐忘了它的存在。
十年过去,如今的情势竟已来到它真的要颠倒天地。
大唐倚仗了几百年的“昊天传意”的神迹,如今迎来一次坚决的挑战,很多队列后面的青衣并不一定能看清二天或一天的胜败对大唐有什么影响,但至少所有人都清楚,当这件事落在朝堂之上,激起的会是什么风浪。
《科举新法》,禁荐令。
当下所行之法,乃是今相李度所修,他登上相位之后,便是朝堂最高的山头,犹如盘踞南衙的一条老蛟。
而近年来,朝堂上起势最猛的,正是下层士人们托举起来的那位户部尚书,元照。
朝堂中士人的声音本以越发雄厚,如今随着狄九任职京兆尹,李鸣秋渐有起复之势,其人在朝堂臂助也越发坚实,固然最顶上的那几道身影里还缺少他坚定的盟友,但在下面无数青袍眼中,其人已然是当今声势最猛的新晋大人物。
当二天论真的落实,第一个变动的……恐怕就是相位。
元照沉默垂目立在玉阶之下。
和其人在官场上的勇猛活跃不同,这位户部尚书在真正上朝的时候总是话很少,身姿定在那里,表情往往也没什么变化,如同一块真正的石头。
在他斜前方,就是那位清身礼佛的大唐之相,这位老人同样安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