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实践,这也又闭环了实践论。
那么到了这里其实并不是方总看出了持续性,应该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是方总本身内心的稳定性以及突破自己人性的等等特点加在一起,让他能选出来有持续性的票。
而在回到扁焦料本身,这样一对比,本身的着急性,迫切需要赚到钱去改善吃泡面的情况,这样挣扎的情况下,加上是市场最底层的人,各种特点加起来就会选到垃圾股。
并且没有试错过程,如果从10万开始的话,按方总的方式,那么一万至少是试错成本,并不是说方总没有去买其他的票,他既然有这样的试错特点。
肯定在别的票上也有试过的过程,只不过是龙虎榜没有显示出来而已。
所以,扁焦料从现在来看股市,就会这样去做,看好的概念,选票其实就是要选百亿以上的票。
为什么要百亿呢,这时候就要对比万丰和华建集团,连方总都会在这里面亏掉大概1000多万。
然后是想好长趋势的逻辑,用每天的资金博弈去辅助。
验证了有长期逻辑的票,就可以找买点上仓位,比如3成这样子,之后就可以根据趋势来看有没有加仓机会,或者卖掉,这时候肯定要留底仓的。
为什么要留底仓呢,前面是逻辑的验证,看好了长期,留底仓是因为后面肯定有回流成波段的走势,就像现在的中文在线。
哪怕后面万丰真的要倒头就睡,也不能放弃,因为从各种公告来看,是一个要往上走的企业。
所以,确定性也来自于这里,本身就是不断观察的过程,逻辑还是没有变,经过试错之后,变化不大,但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需要做出调整,这又涉及到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但是在买入的那一刻,你又重新回来的那一刻,你是很确定的,至少比刚刚入市乱买好很多。
那么到了这里,扁焦料已经看了很多方总的买点和卖点。
还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热点是一个伪命题的问题。
其实并不是伪命题,从方总的买点来看,最近的券商,他有仅一天出一天的操作,这个其实就是他的另一种操作。原因,扁焦料认为是他也不想放弃大涨的环境。
这里又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