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是否站地稳。
因为没看到,其实现在股市的阶段是就是金融改革的进程中的一环。
目标往往是美好的,过程往往要一点点打破不符合实际的策略。
既然是改革进程,就说明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其实,从扁焦料的推导来看,今天的所看到的结果就是,走一条熊猫特色式的慢牛。
那其实就很明显的是,消息推动,那么这里再回到往上走的过程里。
假设涨多了会跌,还是没有错,那么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涨多了之后,想要跌回去回调,总得制造点什么理由,比如举报游资。
实际上,投机的行为习惯和思考模式哪里有那么容易改变。
就算是游资,市场上赚钱最厉害的散户代表,按照这个角度开始,那么就是说本身他们起家的手法就是靠大量的博弈。
他们基本都是衙门的快刀下来之前,在狼嘴上抢肉的一等高手。
难道他们就这么容易放弃自己的起家本领吗,再试想一下回到以前股市刚刚开始的时候。
比如徐翔,狂追涨停,第二天跑路,不过这个方法到现在一样好用,北哥就是这个角度的衍生之一。
那么总舵主能赚钱真的不是那个时代独有机会而已。
扁焦料认为并不是,本身还是在于试错出来一段可以稳定盈利的模式,如此一来就可以适应市场,拿到自己的稳定盈利。
不过时机开始到了现在,似乎扁焦料总是在各种模式中来回切换中。
其实心态稳定,本质上还是向上的逻辑没有变,操作投机,还是一样的追涨杀跌,只是现在扁焦料多了一个判断,他大跌怎么办。
也就是向上看涨幅,向下看风险,可是到目前为止,扁焦料的操作里,感觉很奇怪的一点是。
应该是买点用错地方了,比如中公的买点,其实扁某夜知道不应该去追高的,因为走趋势是不能追高买的。
但是扁焦料也有打板的时候,不过那是环境好了,去买的当天环境的标的,博弈的是第二天高开的溢价,以及今天的风险较低。
从中公的身上,扁焦料发现了,自身的交易里,混淆了两种买点的区别。
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