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 第211章 想构陷仆射咬邱瑞(3/7)
道就行了,千万别说出去……”像这种话没得不说呀!人都一样,都爱传小道消息。他出去了,也对自己的好朋友说了:“我告诉你啊,听宫里人说了,这事儿机密不能对外说。是这么这么回事……哎,当今圣上是‘六短之君’。”他对人说了。人家再往外传……越传越广,越传越广……再加上外面还有张金称呢,还有齐国远、李如珪他们呢。他们多少也知道点儿啊。添油加醋、无中生有……这一下子,杨广的恶名就算世人尽知了!

    如果杨广在未来是个有道明君,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使大隋王朝蒸蒸日上,国泰民安。那么老百姓就会慢慢地把他这些不好之处给他遗忘掉,或者给他修正掉——“人家是明君,你别听人瞎说!什么篡权了?篡权,人家怎么干那么好啊?就应该是人家的!”这就如同后世的李世民一样。李世民当了个好皇帝,那么对于李世民的什么玄武门政变啊,杀兄弟囚父亲啊,人家老百姓也不管了。你管谁当皇帝呢?管用什么手段呢?当的皇帝只要对老百姓好,那就是好皇帝!可惜的是,杨广义登基就开始对老百姓大肆搜刮了。增加老百姓的赋税,增加老百姓的徭役,大兴土木,又干这,又干那。杨广确实是一个很想有作为的皇帝,是一个有着雄心大志的皇帝。但是他太雄心大志了,他太自信了,他太自以为是了,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比自己聪明。结果,他跑得太快了!他又忽视了天下很多人跑不了那么快,跟不上你的步伐。这个步子迈得正好的时候,那是为百姓造福;这个步子迈了大了,那叫好大喜功;如果一步能迈三步远,那就完了,那你就成为暴君了。杨广就是一步迈三步远,就成为暴君了,就成为昏君了!老百姓无不唾骂!这一唾骂,自然而然地先把这“六短”给他想起来了,先从道德上、从法理上来否定他!杨广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所以,杨广死后谥号为“炀”。什么叫“炀”呢?《谥法》上有云:“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把这个“炀”字用在杨广身上,就等于给他做了一个好色无礼、背信弃义、欺压老百姓的鉴定。那这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给杨广追赠的谥号。

    当然,杨广之前还有一个善事叫隋明帝,谥号“明”。那这“明”当然要比“”要好得多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