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加入,这些人绝对不会安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把他给杀了。虽然哪佳自己学过一些武术,反杀这三个人是没有问题。不过他既然修善,就不能这样做。而且他深知邪教的危害,如果任邪教发展的话,这个地区很快将变得混乱、贫穷,人人自危。
于是哪佳表示愿意加入他们教派,并请这三个人把邪教中的其他成员都带到这里来,因为这里有足够的粮食和土地可以供应他们生存。哪佳认为只有在他亲自的看护下才能阻止邪教发展。
(下面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婆罗门教的发展历程了。婆罗门教早期所信奉的是“梵”,梵被视为造物主,与中国人所说的道相似,但它却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在那个时候,原始的信仰还是相当质朴纯真的,仍然属于正统的宗教范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教的高层人士意识到,由于梵的抽象性,人们难以理解和接受这种信仰,对传教工作造成了阻碍。因此,宗教领袖们决定创造一个具有人类形象的神明——“梵天”。通过编造关于梵天大神的故事,他们试图让更多人了解并信仰这个新的神只。
尽管如此,代表创造力量的“梵天”大神并没有足够的威慑力,无法令人们心生敬畏之情,更难以让他们陷入痴迷和坚定的信仰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又创造出了“湿婆”大神,象征着毁灭与重生。这样一来,湿婆大神的威严形象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了恐惧心理,从而更容易接受他的存在。
此外,为了缓解湿婆和梵天之间因二元对立而导致的教派内部矛盾,他们进一步创造出了“毗湿奴”大神作为调和者。毗湿奴大神以其温和、宽容的形象,试图在不同教派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从此之后“梵天”作为造物主“梵”的化身在人间的地位也是逐年下降。现在印度教已经没有多少人信仰梵天了,更不知道什么是梵。所以婆罗门教也逐渐变成了印度教,其中信仰“湿婆”的人最多。湿婆的妻子“迦梨”更是暴怒的化身,一手拿着刀,一手提着人头,就是她的形象,身上的装饰都是用人头和人手臂,她是“湿婆”手上的刀,斩杀异教徒就是她的任务。这也使印度其他的宗教,慢慢的远离印度教,例如佛教和伊斯兰教就被印度教排挤离开印度的中心,向东方和北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