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忌色欲:在修行的初期,要避免色欲的干扰,以免影响修行效果。
闭之甚密:在修行过程中,要关闭六门(眼、耳、鼻、舌、身、意),保持内心清静。
以上修行理论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有作用的,一旦初学者能够真正进入禅定的境界,以上这些修行方法就是一种负担了。”道士说完,等待刘莲领会。
“我知道,金刚经中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有所住,这便是法执了。”刘莲不假思索答道。
“不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的内心都应该保持无所执着,只有这样才能自然地生起清净的心。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们应该放下对世俗、物质的执着,才能更好地修行。
这句话中的“无所住”指的是人们不应该将自己的内心停留在任何一种状态或境地中,而应该保持内心的自由、无所执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感受生活的美好。
而“生其心”则是指,在内心保持无所执着的状态下,人们才能自然地生起清净的心。这种清净的心能够让人们而更好地领悟生命的意义、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道士解说完,继续提问:“你知道性命双修吗?”
“性命双修指的是身心的全面修行。性指人内在的道,包括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外在的道,包括身体、生命、命运、物质等。性命双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炼。”刘莲答。
“不错,人的肉体和生命是相互依存的,通过修行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身体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精神饱满的状态。因此,性命双修不仅可以延长人的寿命,提高人的身体健康水平,还可以提高人的智慧和修行境界,使人达到真正的幸福人生(寿命很长,财富无限)。但即使这样,性命双修依然属于旁门左道。旁门左道是指这种修行方法虽然可以修行,只是偏离了修行正道。
在道门有一本书叫《性命圭旨》,其主要内容是阐述“性命双修”的理论和内炼方法。其中,“性”指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命”指的是人的外在身体,因此,“性命双修”就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身体同时得到修炼和提升。
在书中,作者认为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