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无数人在寻求大道,然而直到现在,仍然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什么是道。拜佛求神者固守着自己的信念,当然是因为不知“道”。当然不是说拜佛和求神无用,人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心,这就是信仰的用途。
然而,真正知“道”的人,明了“道”不在外,无需外求,也就没有必要拜佛求神了。
王阳明也说过:“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刘莲看过《传习录》,非常佩服王阳明,并认为古往今来真正把“道”讲清楚的人,除了老子,只有王阳明了。王阳明有四句明心见性之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刘莲觉得格物这个词大家不懂就改为了修行。“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修行。”这样对道和修行都有了概括的描述。以此作为心意拳修行的总纲正好。
学了心学,读了心外无物,一个自大的入魔者会说:“我掌控了宇宙,心是一切的主宰。”然而这是一种极其狂妄的偏见和误解。
王阳明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是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万物众生与造物主本为一体,平等对待,非掌控,这才是大道。
简单来说,王阳明认为真正的圣人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能够与自然和人民融为一体,并且善于运用各种学说,教育民众整体提升,来追求真理和大道。而只关注个人修行和解脱的人则只是入小道,难以达到真正的圣人境界。
刘莲并不反对个人修行提高,多数人修行都是由小及大,先修小道,再修大道。只要踏上修行之路,比昨天的自己好一点就是修行。有不少佛学者认为自己修的是大乘佛法,别人修的是小乘,自以为了不起这是不对的。修行人不应有分别心,歧视别人,攻击别人的信仰,来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还有很多人一直在寻找修行方法,总觉得佛道两家的修行方法不好,看不到什么效果。听到别人讲出某种神奇的修炼方法,就两眼发光,心就开始向外求。似乎天下真有什么神奇的修行方法,只要一拿到就可以改变人生。然而,刘莲回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