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修行宝典 > 第26章 中国的全球布局(1/4)
    美国长期以来通过北约、五眼联盟等一系列机制,构建起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伙伴网络,其影响力辐射至全球各个角落。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美国却开始战略退缩,采取加征关税等手段,逐渐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渐行渐远。

    不仅如此,美国赖以掠夺其他国家财富的美元贸易体系,也面临着崩溃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原本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的一些“暗棋”,终于到了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的时候。毕竟,贸易活动不可能因为美国的衰落而停止,当美国倒下时,中国自然需要挺身而出,接过这一重任。

    如今中国的生产力和贸易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也常年稳居全球首位,甚至连军事力量在近两年都成功跻身全球第一的行列,但中国却始终未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形成一个所谓的“盟友圈”。

    这种现象的根源其实并不难理解。中国的崛起速度实在太快,以至于很多国家还没有来得及充分认识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一事实。此外,中国与现行国际秩序的主导力量在意识形态、立国根基以及全球治理理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这也使得中国难以融入传统的西方盟友体系。

    中国的国家建构始于对“人民主体性”的深刻觉醒。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权力归人民。形成了以“人民利益至上”为核心的治理逻辑。这种逻辑强调打破旧有的阶级压迫体系,通过土地改革、基础教育普及,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例如,2020年完成的脱贫攻坚战,本质上是“人民史观”的当代实践——8年时间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其核心驱动力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多数国家的特权统治模式。中东的“王爷国”(如沙特、阿联酋)以血缘贵族为权力核心,王室通过石油财富分配和宗教权威维系统治,社会结构呈现“金字塔型”,底层民众缺乏实质政治参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奉行“资本治国”,美国的政治献金制度、欧盟的“旋转门”现象(政商高管频繁互换身份),本质上是资本权力对公共政策的深度渗透。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使得西方特权阶层对中国倡导的“反对特权阶层”天然敏感,美国资本集团对中国“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