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等以后你大了踏入了社会自然就明白了。”
说着瞄了一眼,心里感慨道:“年纪、经历会大,某些地方可就说不好了,除非用了科技与狠活。唉!母系家族的优点你是一点没继承。”
李秋歌不满的说道:“小姨夫,你这不是不负责任吗?犯错了才会明白,你这是盼着你侄女出错呢吗?”
“哎……哎呀!这嗑让你唠的。还犯错了才会明白,这种中二的话哪个活爹告你的?读书是好事,可别读傻了。再说了,有你小姨夫搁这呢,犯错了我也能把你拉回来。”
这话李秋歌很是受用。
“呵呵!这话我爱听。小姨夫,那我就指望你了!你可得说话算数!”
范德彪一拍胸脯,用调侃打趣的口吻说道:“这话咋说呢?都是道上的,一口唾沫一颗钉。小树不倒我不倒,保你平安无事。”
“哈哈!小姨夫,你还说自己是正经人!哈哈!”
“想哪去了,我说的道,是道理的道!”
“切!瞎说,你就是在逗我。”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很开心。
杨晓燕在旁看着心中感动,眼睛也见红了。
倒不是说对范德彪产生了涟漪的情绪,两人满大满算也才相处一个星期,杨晓燕又不是小年轻,哪有这么容易就拿下。
她是觉得亏欠了女儿。
杨晓燕很爱李秋歌,李秋歌也很懂事。
但有些东西不是爱和懂事能弥补的。
在李秋歌的印象中没有感受过父辈的关爱。至少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范德彪这样的人用这种方式来教育他。
杨晓燕对女儿的教育很成功,但她的教育依然是传统方式,训斥讲道理。
李秋歌懂事,但并不代表就没有情绪。
看着眼前兴高采烈和范德彪聊天的女儿,杨晓燕第一次觉得家里有个男人挺好的。
至于李秋歌,她并没有想的那么多。
她知道范德彪也是在和她讲道理。
但和平时听到的大道理完全不是一回事,虽然也是说教,但却没有半点说教的意思,更像是朋友之间的吹牛打趣。
所以李秋歌虽然才和范德彪这位小姨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