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小农民 > 第463章 金州府分田(1/4)
    这个渤海岛尖,就是后世的大连。在辽国时期,归属辽阳府管辖。

    而在唐朝时期,又被叫做三山浦,青泥浦。

    潘小安则把这一片土地,称为金州府。瓦房店,普兰店,庄河,旅顺,则被潘小安改为县。

    辽人在此统治时间长久。他们对宋人施行的严苛政策,大大限制了宋人的人口数量。

    瓦房店,普兰店与庄河,三地人口数量也不过十余万。

    而这三地在册的耕地,水田,旱地,水浇地就有八十余万亩。

    如果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每人可以得到八亩田地。

    潘小安想,与其粗放耕种,不如精耕细作。

    若是种十亩地,还没有一亩地产量高,那样辛苦就太不值得。

    潘小安他们经过商议,就是每口人分三亩土地。

    这其中旱地两亩,水地(水田和水浇地)一亩。

    他们采用的,还是东夷府的模式。

    把土地平整好之后,按地块标记。每家出一个代表,前来抓阄。

    百姓抽取的地块,当场签下文书。

    至于地块的好坏,全凭个人手气。有不服从分配结果的人,就收回土地,不再分发。

    这其实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分土地时,多数都以自己家,兄弟家,同族人,同姓人分在一起。

    由此也可以看出,宋人血脉里根深蒂固的家族传承。

    这样做的好处,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同族人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劳作。

    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侵地边事件的发生。

    潘小安还命人,在田地进出口的位置,设置数面石碑:

    百姓种粮,只为吃穿。勤劳节俭,传承千年。

    和善友爱,不发恶言。便宜莫贪,只种己田。

    对于家庭赤贫者,官府给予种粮,农具与耕牛的帮助。

    但这些帮助不是无偿奉献。这些帮助是有偿提供。

    潘小安想要培养百姓独立自强的意识。

    他要让百姓知道,别人为他们付出,要收取费用。他们为别人付出,也要收取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