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小农民 > 第829章 箫贵哥的待遇(1/3)
    箫贵哥是吃过玉米的。

    她第一次见玉米,觉得这金灿灿的米粒,说它是金米更形象。

    对于在草原上,吃多了牛羊肉的箫贵哥,玉米还是蛮符合她的口味。

    尤其是,这玉米来自金州府。她吃玉米时,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潘小安的影子。

    离安山越近,箫贵哥越紧张。

    以前的自己,是高贵的王妃。现在的自己,只是亡国的弃妃。

    潘小安会怎么对待自己呢?

    箫贵哥来到安山北城。

    她的心情特别忐忑。

    北城门外,潘小安站在门口等候。他看着越来越近的马车,面露微笑。

    “箫贵哥,欢迎来到安山。”

    箫贵哥看向潘小安。几年不见,这个年轻人,变得成熟了很多。脸上的微笑,却依旧真诚。

    她跳下马车,跪倒在地。“箫贵哥谢安王的救命之恩。”

    潘小安急走两步,将箫贵哥扶起来。“你为本是旧相识,不需要说感谢的话。以后,你便住在安国,没有一人可以伤害你。”

    箫贵哥感动。她更惊讶于,这淡淡几句话里的霸气。

    “安王,你…”

    “以后叫我小安就好。”

    关于名姓与表字的说法。宋人有名有姓有表字,还有自号。

    这是读书人,自我抬高身份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无形中,也在与百姓拉开距离。

    此时的百姓,多数都用二五七,大小甲乙,来代替名字。

    世人只从名字里,就能听出人物的身份,是否显赫。

    可以说,这时期的人,每一个地方,都在强化着阶级分明。

    潘小安不要表字,也不讲名姓。潘小安与张三李四,没有区别。

    但是啊,潘小安的努力改变,似乎没有多大用处。

    在后世,人与人相称时,依旧喊职务,多过喊名字。

    而名字里的身份,依旧代表着难以跨越的阶级。

    就好比被很多人都说过的例子。说老王,这个人便是普通工作者。说王老,这个人就是高级管理者。

    只是单纯的把两个字调换下,人的身份便被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