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趣道:“你这副严肃的模样,倒比你兄长还令人敬畏几分。”试图以幽默缓解气氛,然而,接下来安慧敏的话语却让他惊愕不已:“我有意策反高景渊。”
“你说什么?策反他?”张启明难以置信地重复着,同时小心翼翼地避免声音外泄,以免被门外的高景渊听见,“你怎会有此想法?”安慧敏淡淡一笑,解释道:“此刻正是策反他的最佳时机,错过今日,恐难再有。他对我向来关照有加,你并非不知。而且,他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与黑暗早已深恶痛绝,对国家的未来亦充满忧虑,这与我们志同道合。”
张启明眉头紧锁,心中权衡利弊:“策反他固然能为我们增添一股强大的力量,但风险亦同样巨大。一旦事情败露,我们恐将陷入绝境。”
安慧敏点头表示理解,她深知张启明的顾虑,但她也有自己的考量:“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我认为值得一试。高景渊虽然身在军统,但他的心却向着国家和民族。只要我们小心行事,定能成功。”
张启明看着安慧敏坚定的眼神,知道她一旦下定决心,便难以动摇。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既然你已决定,我便全力支持你。但我们必须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两人开始详细商讨策反计划,从高景渊的性格、喜好,到军统的内部情况,再到可能的风险和对策,一一进行讨论和规划。虽然张启明心中仍有疑虑,但他也被安慧敏的决心和计划所打动。我决心倾尽全力,一往无前。
高景渊在门外,同样怀着深深的忧虑。这些日子以来,与中统的争斗让他疲惫不堪。然而,他更为震惊的是,在杨老板的仓库中,竟然堆积着大量的布料和粮食。虽然当前的局势尚算安稳,但他深知,一旦与共产党开战,米价必将飞涨。
届时,这些库存的粮食将成为杨老板手中的摇钱树,而百姓则将陷入饥饿的困境。这种对利益的贪婪和对百姓的漠视,实在令人发指。长此以往,国家的未来又将何在?他绝不希望看到同胞自相残杀。
数日后,安慧敏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她在长沙会馆的隐藏会议室单独约见了高景渊。她以朋友的身份,坦诚地向他揭示了自己和张启明的真实身份,以及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怀抱的理想与追求。高景渊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