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在一旁极力推荐袁绍拿濮阳之地后与吕布直接开战,但是袁绍还是十分犹豫。毕竟中原战局混乱,不似幽州战局这般的明朗。以他的决策能力,他实在是无法当即下决断。
因此袁绍只采纳了袁尚书信中的一半策略,那就是先派袁熙前往濮阳之地,先接手占领濮阳之事,不论怎样先把便宜占了再说。袁尚本就在书信中建议袁熙先去濮阳之地探探路,试探曹操是否真的想割地给袁绍做攻打徐州的跳板。至于掌控濮阳之地后,是否攻打吕布,袁绍拿不定主意,索性来一个推迟大法,等扫平幽州回冀州邺城后,再做打算。不过对天子诏令那边,袁绍没有二话,先诓骗再说,完全答应天子诏令也就是曹操的意愿,之后便开始依照袁尚的计策把公孙瓒骗出北平郡!至于濮阳之地,袁绍奉诏,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先接手濮阳,之后整合在幽州的军队之后南下,再快也得是两三个月之后的事情了。总之也是一个拖字诀。
袁绍打算等回邺城和袁尚好好商量再问问其他谋士们的意见后再做决定!
如此一来,袁绍请来黄门侍郎还有司马朗,郑重其事的接诏,之后回复了对方。一场欺骗的好戏就此上演。
许攸还在袁尚的计谋之上进行了二次加工,他如同淮南的智囊团一样,在袁尚的启发下会发散思维,把一些计策进行深化和进一步提升。许攸提议直接把司马朗和黄门侍郎以及关宁一起送往北平郡,由黄门侍郎宣读天子圣旨,由司马朗代表曹操打消公孙瓒的疑虑,并且由关宁送去袁绍的亲笔书信。
袁绍的亲笔书信主要内容是:既然我们是天子臣下,有天子从中进行调停,我愿意撤出占领幽州的兵力。但不是因为怕你,而是因为我是汉臣。而且每年要求你向我进贡金银珠宝三车外加一万石粮草才行。另外,那个赵云与你我一样都是天子亲封的官职,你不得加害于他,放他自由之身。我的三儿子袁尚与之是莫逆之交,你当善待之。
许攸故意要袁绍这么写,原因有三:
其一,袁绍必须亲自答应公孙瓒撤兵,才能显得这个事情的真实性,若是只有外人传话,公孙瓒只怕不会相信。
其二,撤军需要提条件,每年三车金银珠宝外加一万石粮草,要是一点条件都不提就撤军,反倒让公孙瓒觉得奇怪。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