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的安全!他一定会愿意为此冒险的!
这样一来袁尚也就有机会埋伏张辽,并且趁张辽出击时下邳的空虚去偷城!
不过这个策略需要耐心和时间!一上来就运输这些攻城器械,恐怕张辽未必会出来,所以前期需要很多次的小量小价值的物资进行运输,让张辽以为是袁军对于补给线疏于防守。想让张辽这种武将上当,就得花时间花心思布局!急不得。
同时袁尚还得考虑张辽的防备心理。张辽通过对战局的了解,应该会怀疑为何袁军的补给线会这么靠近下邳城,而不是贴着远离下邳的细线走。袁尚想出的理由就是袁尚同刘备的关系并不好,两者虽然结盟了,但是摩擦不断,有纠纷。袁尚这边担心自己的物资被刘备侵占,而开辟了东线的运输通道。
这点需要制造流言蜚语,并且传进下邳,运输队的士兵们也需要刻意的把这个事情,说给沿途的人。而这些沿途能遇到的人中一定有张辽派出的探子!进而传到张辽的耳朵里!从而影响张辽的判断。让他认为是袁尚为了防止刘备掣肘自己的战略军需物资而不得不在东线设置补给线。
这样张辽就不会起太大的疑心,识破这是袁尚引诱自己的鱼饵。再加上连续不断的物资运输,张辽一定会打这条运输线的主意。届时再把大鱼饵放出来,就等张辽上钩了!
袁尚把这个策略和黄月英反复的进行推敲,并把给审配的书信反复修改,并最终成稿寄给他。当夜就派出最干练的传临官,带着精锐百人趁着天黑去给濮阳郡送信,而且袁尚要求尽快送到,十万火急!
传令官依照军令而去。
下邳的局开始布置了,另一边彭城的局势则全部交给贾诩去运作了。
且说贾诩领了袁尚的军令和书信,带着那封刚刚收到的密信直奔彭城方向,去追赶高顺甘宁。
贾诩也是拼了,袁尚的军令十万火急,所以他片刻不停的带人骑马挺进,就连夜里都在赶路。这对四十岁开外的贾诩算是极限挑战了。
连夜的追赶让贾诩疲劳不堪,但是他仍旧在骑行,终于在第二天上午追上了高顺和甘宁的队伍。此时这支两万人的袁军已经兵临彭城之下,高顺,臧霸准备履行袁尚之前“先礼后兵,边打边招降,以打促降”的方针去对付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