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就是跟聊斋差不多的结局。
真正让她介意的,是吴大娘子说的那什么蒙山书册。
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偏吴大娘子自己也说不清所以然,只道是若干年前一场浩荡的变故,如今人人谈之色变。
见问不出个明白,丹娘也没有抓住不放,权当是自己听了一段故事,又略坐了坐,吴大娘子才告辞离去。
外头,已经盘点好库房的南歌领着吴大娘子去查点了这一次运走的菜蔬。
丹娘在屋内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
书萱乖觉地过来替她揉捏着发酸的脖颈与后背。
等送走了吴大娘子,已经金乌西坠,暮色漫天。
快摆晚饭时,门房送来了一封书信,说是来自文家。
丹娘一看信封上的娟秀小字,明白这是马秀兰写来
的。
拆开看了看,原来只是一封看似家常的邀请,邀她两日后领着玉姐儿去马秀兰处坐坐。
这样的邀请,丹娘几乎每天都能收到。
不过这一次来自马秀兰,她也想去看看热闹,聊聊八卦,于是心照不宣地应下,也让门房小厮去给文家送了回信。
两日后,丹娘带着玉姐儿,并三个丫鬟一个奶母,一道出门。
算上赶车的两个小厮,这一行八个人。
看起来挺多的,其实跟圣京城里其他高门贵府的太太奶奶们出门的排场比起来,就寒酸得很了。
丹娘是个不爱拖拉的性子,出门也不喜欢带太多的人。
如今带了这些,已经是极限了。
还是因为今日要带着玉姐儿一道出门,怕人手不够,照看不过来,才带了这些人。
平日里哪里需要这般多的人跟着。
马车一路徐徐往前,晃悠到文家时,马秀兰竟然早早得了消息,就等在门口迎接。
丹娘赶紧收敛住一身慵懒,麻利地下了马车,笑道:“你怎么出来迎了,倒让我不好意思了。”
虽身份有别,但到底只是同辈。
平日里也算交好,怎么都轮不到马秀兰这般大的场面出来迎接。
对方却笑道:“我不过是顺道罢了,你瞅瞅,就在你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