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天,陈国华回到了振华研究所,继续日常的研发工作。
晶体管实验室内,陈国华看着林志武、蔡云丽等人说道:
“我跟你们说过很多次,一微米级别的晶体管技术,跟五十微米晶体管技术,有着很不同的差异性”
“你们要明白,它是未来芯片制造技术的核心关键点”
“芯片能有多大?你们也见过,就是不到一平方厘米大小而已,但想要在如此小的芯片里面,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数量,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晶体管技术”
“蔡云丽同志,你还记得浅槽隔离的定义吗?”
原本正听着训话,稍微有点走神的蔡云丽,霎时间就被点名了。
顿时让她的脸蛋红了一下,只不过,戴着口罩,大家看不出来罢了。
“主任,浅槽隔离是在衬底上制作的晶体管有源区之间隔离区的一种可选工艺通常用于一微米工艺或以下”
听到蔡丽云的话,陈国华哼了一下:
“下次别走神了,然后又跟不上我的思维了,到时候岂不是我说了等于白说?”
“我强调过很多次了,搞技术研发,要专注,要仔细,不能够马虎”
“你们现在站的位置,可是我们振华研究所花重金打造的实验室,在这里,你们每浪费一天的时间,我们就要浪费好几百块钱”
训斥过后,陈国华也不想继续打击众人了,宣布再次进行实验。
一微米晶体管技术,实在很困难。
现如今,陈国华的想法,要么是优先实现几位微米晶体管技术,要么就是先利用离子注入设备,将半成品的芯片给制造出来。
晶圆这东西,已经被材料科研所那边攻克了。
所以,陈国华早已经通过5341工厂采购了一批晶圆。
如此一来,通过离子注入设备的话,倒是可以优先制作出一批半成品的芯片。
但在此之前,还得攻克部分技术。
比如浅槽隔离技术,比如硅局部氧化隔离技术、多栅晶体管技术等。
想要在一枚一平方厘米,也就是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面,放置更多的晶体管,那么对微米技术的要求,便十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