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381章 ,资金动向(求月票)(7/14)
为人上人。

    作为活了两辈子的人,陈国华深知一件事儿:吃苦肯定成不了人上人,只有吃人才行!

    当然,这句话肯定不符合主流观点,陈国华也不会‘作死’地去发表这样的言论。

    “领导,有没有人买,价格如何这些,肯定不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

    见张继汉迟疑地提出了疑问,陈国华笑着解释道:

    “项目通过了,我才能够进行下一步,我们内地市场还太小,大家手里头都没有多少钱,这个只能够慢慢来”

    “我的想法是电动自行车可以先出口到国外,具体如何定价,我觉得可以参考国外的经济发展水平、税收和人均工资等来综合考虑”

    “至于会不会有人买?呵呵,领导,任何商品只要有价值,价格也是基于价值来定的话,那么就不愁没有市场”

    如果不是傻子,就不会作出以下傻逼行为:在中东卖石油,在乞拉朋齐卖水。

    就算是在北美卖汽车,那都是要有核心竞争力,否则的话,那也是作死。

    聪明的商人,都是在中东卖水,在乞拉朋齐卖雨伞雨衣这些。

    张继汉点点头,没有跟陈国华争辩,因为他知道自己争辩不赢对方。

    项目很快就提交上去了,并且很快就通过了,但不知道什么情况,几天之后,在魔都这边也成立一家名为长城电动自行车厂。

    “这电动自行车真的可以么?”

    “肯定没有问题,保证能够让我们厂起死回生”

    在长城电动自行车厂的会议室内,书记王敬芳、厂长邢勇望、副厂长郭承武、生产主任董德标几人坐一块儿商量着工厂大事儿。

    王敬芳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电动自行车计划书,跟陈国华提交上去的那一份,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复制粘贴的属性,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了。

    如果陈国华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但绝对不是开心!

    “839工厂的老沈是我的老战友,他们工厂生产的蓄电池就完全可以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动力问题了,至于说电机嘛”

    此时的王敬芳,根本不会管那么多,满脑子都是经济发展政策,是摆脱他们工厂窘境的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