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巡城御史,手举笏板,面色严肃,声音洪亮:“陛下,臣周况有事起奏!”承辉帝并不是很在意,御史嘛,在大朝会表现一下,可以理解,不会有大事的。
“讲!”承辉帝风度相当的不错,语气温和的面对。
“启奏陛下,京师有民间报纸《京师民声报》,此报操纵民意,引导舆论,若落入有心人之手,恐有祸乱。近期此报引导民间舆论,尤以海上贸易为最,我大周以农为本民心思安,此报有鼓励海贸,蛊惑人心动摇国本之嫌。臣请封禁此报,以正京师视听。”
周况御史的话音刚落,其后纷纷有官员站出附和,“臣附议”……。
前后不到一分钟的样子,站出来三十几个官员,其中官阶最高者为左都御史。
五位阁臣倒是站着没动,全都垂头肃立,毫无表现的意思。
现场气氛陡然一变,承辉帝在心里默默的回溯,登基以来,有多久没见过这个场面了?
几十个官员突然发难,集体逼宫。这是动了谁的利益?
承辉帝脸上的平静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阴云密布,他绝对不会认为这些人是无的放矢,也不会认为这些不知道报纸的东家是谁。既然你们都知道,为何还要站出来?
为什么呢?
很简单,舆论权的争夺,既然在市井之间争不过斗不过,那就换一个赛道咯。
舆论权不是比谁的嗓门大,也不是比谁有道理。如果可以物理上让对手闭嘴,素来都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做官的都差不多,有简单的办法,一定会先用简单的办法。
至于简单粗暴的后果,又不是落在我身上,疼的又不是我。
大殿内短暂的宁静,气压逐渐高升,不少人额头开始冒汗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的周况,再次增加强度,原本是站着说话的,噗通一下跪下了,以头抢地,咚咚咚三声之后,额头红了,官帽也歪了,表情也变的狰狞。
“陛下,臣泣血启奏,此报危害巨大,任由其发展必将经商之风盛行,届时民心趋利,不思耕作。长期以往,流毒深远,变乱可期,国本动摇矣。”
这位是懂表演的,首先高度足够,其次,表演到位,最后,带着点哭腔,情绪拉满。
群演们都很给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