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下来的文章口述转达内侍抄录,整个过程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清楚的看见了皇帝的反应。
说实话,李清是有心改变现状的,看了贾琏的文章后,李清觉得自己的视线还是太狭窄了,海外那么大的世界,竟然没有仔细的看过,更没想过要参与进去。
承辉帝却觉得,贾琏还是很收敛了,没有写出那种诛心的文字。比如,欧陆蛮夷坚船利炮,今天能到大周做生意,明天就能炮轰沿海,登陆抢劫。前朝倭寇之类的话也没说,算是很给皇帝面子了,没有把大周朝所谓盛世的面子扯下来。
真要放开了些,贾琏来一句稍有天灾,百姓卖儿卖女的盛世么?承辉帝和群臣都能当场破防的,那真是精彩的一幕。
李清来回走动的太过频繁了,主考官孔照端坐不动,早就注意到贾琏那边。
这么明显的暗示都没看到,孔照这个主考就白当了。所以,此刻的孔照内心是崩溃的,殿试的潜规则,勋贵子弟不可进前十嘛,皇帝都这么给面子了,你让我怎么选啊。
贾琏交卷了,并不是第一个。不过孔照没心思看别的文章,丢给其他阁臣看,自己就盯着贾琏,刚落笔就让人去把卷子拿来,看看这厮到底写了啥?
接过卷子的孔照,看个开头先是鄙夷的一笑,再往下看,屁股坐不住了,扭动了几下,继续往下看,直接站起来了。【食利者分食国家之利】,这句话你都敢写出来?
贾琏也觉得自己比较客气了,没有丢出屠龙术阶级斗争,做一个自己的掘墓人。
说起来真是惭愧,俗人一个,就惦记着自己的荣华富贵。我死之后,管他呢!
要相信后人智慧,这就是一句屁话。眼下的问题不解决,留到以后解决,问题只能是更难解决。你作为当权者,觉得问题不好解决就先搁置?你自然是轻松了。
要不怎么说雍正才是盛世呢,康乾盛世这个说法,你问过白-莲-教么?问过那些卖儿卖女的百姓么?问过那些吃糠咽菜犹不能果腹的底层么?
(ps:随口扯一句,《热辣滚烫》给我恶心坏了,学渣抄学霸,能不能劳驾那位财富自由的女士,弯腰看看真正的社会底层生活是啥样子?片名应该叫《减肥记》,通俗易懂。)
言归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