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27章 大周朝最年轻的状元(3/7)
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直接给解决办法。而是另外射箭之后,再画靶子,告诉大家,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简单易懂的解释就是,朝廷内部的问题,大家都看见了,先放一放,我们说说外部。

    说实话,初看的时候,几位内阁大臣都想亲手刀了贾琏,伱这天雷落下来,在场的哪个都跑不掉,你知道不知道?知道还拉着大家一起挨雷劈么?再仔细看一遍,却忍不住惊叹,妙啊!实在是妙!尤其是后面,绕开了所有问题,开辟新赛道,根本问题还能暂时解决。

    以后如果出了新问题,那跟我有啥关系?

    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嘛,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古人不蠢的,甚至这些做到阁老的大臣们,个顶个智商都是人类拔尖的。

    看史书上那些饮鸩止渴的政策,真的是古人智商和见识导致的么?

    食利者阶-级,即便明知会有【天街踏尽公卿骨】那一天,也不会主动做出改变。

    【我大清】都到了逼不得已进行新政的时候,依旧弄出一个皇族内阁。

    欧洲要不是逼出了一个十月革命,哪来的现代北欧。

    没有冷战,指望丑国一个蓝领的工资能养活一家人?冷战结束那么多年了,铁锈带的红脖子们过的都是啥日子?

    几千年的历史告诉后人,皇朝周期律没人能解决,所谓的解决,就是重来一次。

    内部改良,只能是暂缓,糊弄个百年,最后还是要崩塌。

    贾琏的卷子里告诉大家,还有一个新的道路,出去抢,出去骗,还能多糊弄五百年。

    这思路怎么讲呢?在过往的历史中,根本没有相关这正面记载。

    郑和下西洋是怎么一回事呢?看个人理解吧。

    (本人的理解,文官士绅:朱棣这个混蛋,出海的好处一个人吞了,大家只能领一点市场泛滥的胡椒当俸禄,当皇帝就想着追亡逐北,千秋功业,你想过大家改善生活的事情么?)

    所以呢,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沿海的走私泛滥,近海成了海盗的天下。

    朝廷稍微有点开海的声音,倭寇就来了。地方势力就是这么豪横!

    用【利益】来看历史进程的时候,是不是很有一种豁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