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民夫五千,牲口三千。
后军临时加入了医官队,含医生三十人,医护百人,这是贾琏事先没注意到的。
可见人的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
大军走中线南下,既出长辛店经保定一线。
清末,这一线因为有京汉线,为直系重要地盘。
北洋时期,直皖战争也爆发于此。
主要负责军纪的贾琏,手下有一个百人队,分三组,跟随三军,记录各军表现,汇总上报。贾琏因此摆脱了繁重的后勤事务,由他人接手负责。
出发前张廷恩进宫面君,回来后情绪高涨,看意思是有好事了。
首日上午约五点出发,拉出近五公里的行军队列,卷起滚滚烟尘,后军前进六十里,下午三点就停下脚步,安营扎寨。
贾琏带着五十精锐家将,四处巡视,发现违反军纪者,可自行处置。
大周军方有严格的军纪,大小几十条,关键是看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因为出京不远,首日行军没出乱子。贾琏也没机会表现一下。
齐国远因为名字被贾琏在皇帝跟前提到,得到了提拔,为后军统制。
行军途中,贾琏还是头一次看见了大周的炮兵,前装铸铁炮三十门,重两千斤一门,射程为一千五百米。另有后装速射炮(弗朗机)五十门,子铳可理解为定装药。
因为气密性的糟糕,这种炮打霰弹,五十米内的全无敌。
贾琏看了这种炮,觉得用新式火铳都能打的这些小炮无法抬头。
在对手没有射程更远并具备足够杀伤力的武器之前,这种炮在偏厢车组成的阵势庇护下,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根本无法被替代。
中军还有大量的抬枪,可发射独头弹和霰弹。那玩意还没看到过。
从目前掌握的境况看,大周军队属于半火器化。装备了大量的滑膛枪和各色火炮。
中军的炮队装备有重五百斤的青铜炮五十门,三千滑膛枪。
从这个情况看,后军齐国远部的火铳兵,编制为旅,人数五百,线膛枪的射程能秒滑膛枪。战斗力才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
入夜,贾琏浑身腰酸背疼,野外扎营只能睡帐篷,真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