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听她居然看史书,便来了好为人师的兴致,笑着科普:“北宋官员家里的仆人,多为雇佣制度,妾、丫鬟多有租期,时间到了便还一个自由身。明朝沿袭了元朝的很多制度,其中家奴制度也跟着沿袭下来,本朝也延续了该制度。因为是雇佣关系,打死下人一旦暴露,自然受国法处置。本朝……,还是有区别的。”说着贾琏停顿了一下,不好继续了。总不能说是一种制度性倒退,从法理上进一步的保护官员的利益吧?
大周的法律,打死家奴是家务事,做家奴的完全看投胎,好人家过的好一些,烂人家生不如死。
要不怎么说,历史是螺旋上升呢?
中原王朝进进退退的,北宋那么个朝代,居然是对底层保护相对较好的时代。
说起来退步严重的元朝,真就是把人当牲口,而且是一视同仁的,哪怕是蒙-人的底层,也是牲口。
都说元朝人分四个等级,前提是先混成一个人,然后才有资格分等级。连人都不算的,谈何等级呢?
这个话题太复杂了,探春的年龄无法理解,所以有点懵圈。
好在迎春不喜欢这个话题,打岔之后缠着贾琏说话,桂香倒是很安静的坐在一旁,手扶着肚子,一脸满足笑容的看着三人说话。
什么上人下人,对桂香来说根本不重要,只要她的孩子生下来,她个人的命运就发生变化,如果是个儿子还争气,将来能有个诰命一辈子值了。
出去问话的丫鬟回来,告知贾琏最新的盐价,粗盐二十二钱一斤,青盐六十五钱一斤。较之春季那会,涨了一倍有余。
(ps:其实古代论盐价多用斗和石,我这里根据现在的习惯来写。)
这个价格在贾琏看来有点夸张了,毕竟现代社会那种工业化生产食盐的时代,价格无论如何很难如此离谱。
当然了,价格高还牵扯到交通和运输,更多的还是官商沆瀣一气,压榨民间。
别的东西可以不吃,盐是生活必须品。
贾琏了解价格后,不禁开始思考,如何写一份奏折,回头好阻击一下宁克。两人虽然没啥大仇恨,这不是牵扯到林如海么?
做人嘛,帮亲不帮理才是正常的!
贾琏可不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