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谈话,话题是军改。
原本计划要推迟到年底的皇家军校,因为看了神机镇一场操练后,承辉帝决定提前。
“朕决定设大周皇家军校,生源来自各军中的二十岁以下,十六岁以上的精锐。朕亲自出任山长,军校学制三年,顺利毕业后,根据成绩,赐武进士、武举人身份,毕业后进入各部,从队官、营官做起。两位卿家,都说说吧,该怎么办好这个差事。”
面对承辉帝的开门见山,张庭恩事先知道,所以并不惊讶,倒是岳齐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但是这个场合不敢反对,只能看着张庭恩。
张庭恩等皇帝说完了,淡淡道:“此举大善!自古以来,兵为将有之事常有,盖因将门垄断之故。前朝戚少保有《纪效新书》一卷,可以为教材基础,结合当下一些新战例,编写新教材不难。在此之上,寻一些老将来做教官,一同完善教材与教案。”
此前因为军改之事,已经导致勋贵不满了,作为明面上的新贵旗帜,岳齐眼下有苦难言。
只要军校搞起来,下面的人肯定会骂娘,他这个旗帜可不好当。这时候他倒是羡慕起贾琏来了,那厮真是滑不留手,都是临时带兵。难道说,他早就预见到了今日之事?
“岳卿,可有话说?”承辉帝转移目标,岳齐犹豫了一下:“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陛下容臣回去好好想想。”
承辉帝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岳齐,心道:贾琏乃旧勋贵之代表,看到了问题后,提出了解决办法。岳齐为新勋贵的代表,要说看不到问题的根源,那是自欺欺人,期期艾艾的不愿意表态,无非利益尔。岳齐非不忠,而是军校之事,利益的分润,他还没想好。
“那便回去好好想想,三日之后,朕要看见具体的章程。皇家军校,势在必行,资金来源,朕出内帑。”
谈到此时,已经无可改变了,旧军队的问题很多,在场三人心里都很清楚,要不要改,完全看立场。
岳齐愁眉苦脸的下去了,他这个兵部尚书的椅子都没坐热,现在就摊上这么一档子事情。因为事先毫无消息,岳齐真的很为难。
张庭恩给承辉帝帮腔之后,回到内阁继续忙碌,他可不是孔照,对工作极为认真,内阁大臣们被他盯着,如同被蒙了眼睛的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