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无可奈何,李元尽管不是上司,实际上就是上司。
最后通判给了个不太得罪人的判罚,一船大烟价值在五万两,没收大烟,罚款十万两,上书撤掉薛家的皇商资格等于罢官,以儆效尤。
说完之后,通判想起一个错漏,一脑门子的冷汗,赶紧补一句:“殿下,允许薛蟠花钱保留皇商的身份。”
怎么说呢?官员罢官了,社会地位还在,皇商没了身份,那就是普通商人了,这可是把人得罪死的事情。
得罪了薛蟠是小,万一他亲戚贾某人不乐意了,得知是通判大人的判决,找机会打击报复,那该如何是好?
贾琏是真的冤枉,明明什么都没做,人家就是会觉得,这事情贾琏不会袖手旁观。
只能说亲亲相隐,这就是大家理解的人性。
薛蟠一开始听通判的话,心里一阵叫苦,没了皇商的身份,今后走商的便利就没了,薛家存在的价值将大大的降低。
峰回路转,通判补充了判决后,薛蟠心里暗道:应该是贾家使了力气。
薛蟠心里默默的记住,感情要用银子来体现,回头得给贾家补一笔银子。
这一趟薛蟠算是出了血,一船货物没了不说,还罚款十万两,为了保住皇商的身份,又认罚十万两。
薛蟠倒是很果断,让人凑齐了银子,当天交了罚款,晚上就放出来了。
出了大狱,薛蟠连家都没回,径直去了贾家。
这边薛姨娘正在发愁,贾琏不愿意伸手,王家人倒是出去活动了,连续碰了几个钉子,别说救人了,连薛蟠都被见着。
就在薛姨妈暗暗抱怨,薛蟠糊涂,抱着王家大腿不放,导致贾琏不满,心里又怨恨王家人收了银子不顶事的时候,薛蟠不顾自身形象狼狈,出现在贾家大门口。
薛姨妈闻讯大喜,急忙来见薛蟠,母子见面后,薛蟠对母亲道:“容儿子先去谢过救命之恩。”
薛姨妈听的傻掉了,脑子里一团浆糊,带上宝钗,跟着薛蟠,一起去了贾琏的院子。
王熙凤这边因为吃了贾琏的挂落,今天假装不舒服,在家里躺着呢,寻思着,因为薛家的事情,让贾琏不高兴了,得想法子找补。
如何找补呢?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