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503章 道术不分的定性(5/6)
 更不客气的是,在上谕中明确了一点,算经成绩不达标者,不得入翰林。

    还是那句话,大多数读书人骨子里是软弱的,他们也就是在私下里发牢骚,为了个人前途,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抗议浪潮。

    当然也确实有一些官员,上奏反对,都不用皇帝出手,内阁就给他们一巴掌。或调往边疆,或降级使用,一点都不带惯着的。

    有趣的是,如此操作之下,竟无一人辞官。

    京城里发生的事情,贾琏知道都是旧闻了,这段时间收到了不少来自林如海和张庭恩的信。信里措辞都不太客气,大概意思就是,竖子,莫再惹是生非。贾琏看了也就是微微一笑,如果能推广实学,再大的风波,也值得试一试。

    至于广西那边要求跟随的奏折,内阁直接回了一句:不可!好好做事,勿生他念。

    这个事情的余波,在民间又持续了一段时间,只不过不是在京城,而是在两江。

    这地方读书人多,所以闹的也比较厉害。不过因为读书人多呢,想法就多。并没有一边倒,而是四六开。小部分还是支持实学的,认为实用之术,为何不学呢?因为这个事情,江南各地的读书人,闹腾了好长一段时间。从最初的两派,又衍生出好几派学说。

    怎么说呢,天下文章一大抄,学说也一样。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都不一样,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看法和观点都不一致。有权威的时候,争议少一点,没权威的时候,那就能吵翻天,谁都要执牛耳,都想做正统。

    这个大家看看心学就知道了,王阳明在的时候还好点,王阳明没了,分裂成一堆学派,都说自己是正宗。

    这类情况是不是很眼熟啊?王老吉与和其正,谁才是正宗啊?某教,不也分两大派么?

    皇帝和内阁出手定性之后,其实存在争议的范围就是道、术之争了。

    官方认证,贾氏实学出自格物,乃儒术中的实用之学。

    后续的争论,其实就是术的重要性,以及解释权之争。

    这类争论的意义不大,因为这是《贾氏实学》,看名字就知道,没啥可争的。可是人啊,不就是喜欢争么?

    广东方面,圣旨下达后,一片欢呼声,吹捧贾琏的风潮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