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179章 教员对武则天的看法(5/6)
仇人对她高度赞扬,更能说明她在后世的评价还是非常正面的。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

    “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武则天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对武则天严厉批判。”

    “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

    “但随着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兴起,对武则天的评价慢慢出现好转。”

    经过主播这么一说,各朝古人回想一下,好像还真是这样。

    骂武则天骂得最狠的,正是南宋时期的朱熹和胡致堂,其他朝代的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以正面居多。

    朱熹骂武则天是大唐的毒瘤,胡致堂骂武则天造成的祸乱亘古未有。

    大家猜测这两人就是深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以至于大肆贬低武则天。

    司马光:也不能说是严厉批评,老夫在《资治通鉴》中对武则天的评价也有正面的。

    程朱理学思想在大宋盛行,他不可避免的也受到影响,所以在评价武则天时也有贬低之处。

    不过看到那么多人对武则天都是赞扬居多,尤其是明清二朝和后世,他觉得需要修改一下《资治通鉴》对于武则天负面评价居多的情况,要不然显得他的评价不公允,进而使《资治通鉴》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苏晨花费了不少时间讲述各时代名人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总体而言还是正面形象居多。

    其实从古至今,对武则天的评价千千万万,绝大多数史学家对武则天的评价都是正面的。

    这主要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从唐朝李氏宗亲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武则天的确是罪大恶极的。

    但是以黎民百姓的角度来看问题,那武则天的确有伟大的地方。

    在武则天之前,唐朝是陇西李氏的王朝,是关陇集团的王朝。

    关陇集团把持这各个关键部门,寒门子弟很难有翻身的机会,可以说一辈子也休想出头。

    但是经过武则天这么大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