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唐生智要拆蒋介石的台,其他军长,尤其是李宗仁也产生了取蒋而代之的想法。”
“这为后来桂系逼宫、蒋桂分裂埋下了伏笔。”
唐生智:自古以来,想要让下面的人心悦诚服,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之前在暴打吴佩孚的战役中,蒋介石表现平平,远不如他亮眼。
也正是那个时候,他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把蒋介石赶下台,他自己来做总司令这个位置。
接着又在剿灭孙传芳的江西战役中,他再一次看到蒋介石的能力不足问题。
一开始蒋介石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攻打南昌坚城,可依旧被孙传芳部队打得抱头鼠窜。
虽然后面蒋介石攻下了南昌城,迫使城内残敌投降。
但要论功劳,蒋介石的第一军并没有多大的贡献。
要论对这场战争胜利的贡献,蒋介石根本就排不上号,远不如其他几个军长将领。
在如此情况下,蒋介石的战绩根本就不能威震其他将领。
既然蒋介石没有带领大家的能力,那他自然想要取而代之了。
“当然,现在还不是内斗的时候,所以接下来北伐军的重点任务还是打击孙传芳。”
“孙传芳那头损失了大部分主力后,也遇到了吴佩孚当初的窘状,这就是典型的上行下效。”
“孙传芳是怎么背刺吴佩孚的,他的下级就怎么背刺他。”
“见人心涣散,孙传芳只好求助于吴佩孚。”
“因为孙传芳的部下,如福建督理周荫人、南京卫戍司令周凤奇等人都是吴佩孚的信徒。”
“吴佩孚说话比孙传芳好使,不过这时的吴佩孚日子也不好过。”
“北伐军围攻武昌前夕,吴佩孚逃离战场,跑到了河南信阳。”
“当时的河南以及直隶南部名义上还归吴佩孚统治,这些地方林林总总大约还有20万人。”
“看账面数字,吴佩孚实力犹在。”
“可是这些兵马只是名义上归吴佩孚指挥,真正能调动的可战之兵少的可怜,并且河南的实力派军阀靳云鄂也不听吴佩孚指挥。”
“论派系,靳云鄂也是直系,不过他不是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