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余人,船舰物资损失甚多,而进攻六安、扎中的吴军亦无功而返。”
“7月,司马懿再次获赏,而司马懿子弟十一人也都是列侯。”
“司马懿功勋德旺,日渐盛大,然而却更加谦恭。”
“公元242年,司马懿上奏修广曹渠,引河入汴,疏通东南各个大湖,于淮北大规模屯田。”
“吴国派诸葛克屯驻皖城,位于边疆的人深以为苦,司马懿要率兵攻之。”
“朝臣以为诸葛克占据坚城,粮草很多。”
“如果孤军远攻,那他们的援军肯定很快就能到达。”
“而司马懿却确认为吴军所擅长的是水战,不是陆战。”
“湖水冬浅,船不能行,救兵肯定弃船从陆路相救,而陆战破敌就很容易了。”
“次年9月,司马懿率军出征,军队到达舒城时。”
“诸葛克果然焚烧积具,弃城而走。”
刘彻:看得出来,司马懿的军事才能确实优秀,要是可以来辅佐朕就好了。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就已经够妖孽了,但司马懿的智慧却丝毫不输于诸葛亮。
对于司马懿这种顶级人才,他向来是求贤若渴的。
至于司马懿的谋逆之心,他倒是没有在意,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天下臣民多的是,有谋逆之心的人也多的是,并不差司马懿这一个。
只要有他在,司马懿就只能乖乖的为大汉卖命,不敢暴露一丁点的异心。
而且即便是他死在司马懿前面,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他也可以把司马懿一并带走。
“公元244年,大将军曹爽想要建立功名,不听司马懿的劝阻,力主伐蜀。”
“结果被蜀将王平击败,曹爽无功而返。”
“公元245年,曹爽废置中垒、中坚营,把两营的兵马都交他的弟弟曹羲统领。”
“司马懿援引先帝旧例制止,但曹爽不听。”
“公元246年,吴兵入侵扎中,有万余家百姓为了躲避吴兵北渡沔水。”
“司马懿认为沔南离敌太近,倘若百姓再回去,还会引来吴兵。”
“因此应该让他们暂时留在这里,但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