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一直为孙权出谋划策,主持军事行动。”
“206年,周瑜亲自征讨麻、保二屯的山越部落。”
“取胜后将俘虏的部落首领一律枭首示众,同时还把一万多人强行迁徙到江东政权的腹心地区。”
“江夏太守黄祖派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率兵出击,俘虏了邓龙。”
“两年后,黄祖的部将甘宁归降,周瑜向孙权举荐了甘宁。”
“在甘宁的建议下,孙权进军夏口,周瑜亦被任命为前部大都督。”
“经过激烈水战,孙权军终于攻陷夏口,杀死了黄祖。”
武则天:孙策死后,周瑜带兵赴丧的真正意图恐怕不简单。
孙策在临死前给孙权留下了的遗言,言明托孤之臣只有张昭,从来没有托孤于周瑜。
而当时周瑜正领军镇守巴丘,孙策生前和周瑜关系很好,但在自己死去的时候却没有托孤于周瑜。
周瑜听说孙策死后,自己却先坐不住了,便领军前往东吴奔丧,一下子进入了权力的核心。
而这段历史疑案的疑点就在这里,史书上清清楚楚的记着周瑜来东吴给孙策奔丧是带着兵马来的,这也成为整个三国历史上的奇闻。
如果周瑜只是单纯的来奔丧的话,根本不可能带兵前往。
而周瑜带兵赴丧这件事直接产生的结果,就是周瑜从一个镇守边疆的外人一下子进入了江东权力的中心。
要知道孙策托孤的重臣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张昭。
而周瑜率兵奔丧的结果,就是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进入东吴的权力中心。
所以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猜测周瑜带兵赴丧的目的很可能是一场政治投机。
至于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她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周瑜是为了夺权。
作为最早跟随孙策起兵的元戎老臣,眼看孙策死后自己却被排挤出了核心圈子。
不免心有不甘,而周瑜手上唯一的底牌就是镇守边疆的兵马。
所以周瑜索性决定搏上一搏,领兵奔丧。
在孙策死后的江东政治团体中狠狠秀了一把肌肉,压迫张昭等人不得不承认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