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除掉杨怀和高沛,刘备可以找出一万条理由。
且每一条不会像上策那样师出无名直接袭击成都,而让刘备背负不仁不义之骂名。
再者,除掉杨怀和高沛,刘备还可以趁机吞并他们的部下,壮大自己的势力。
并逼迫刘璋首先与自己翻脸,让刘璋去背负不仁不义的骂名。
总之,在庞统关于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中,采纳下策刘备不甘心。
采纳上策,刘备又认为不切实际,且不可取。
而采纳中策,却是可以一举多得,刘备何乐而不为。
不过客观说一句,刘备有令他钦佩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庞统提出夺取益州三策之后,刘备能够冷静分析判断,权衡利弊,不急功近利。
迅速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还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
刘备的这一点,尤为值得他学习。
“建安十九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包围西川。”
“庞统率军攻城时,在落凤坡被乱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
“刘备对此感到痛惜,一提到此事就流泪。”
“为表彰庞统的功勋,刘备任命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诸葛亮亲自去拜会。”
“庞统后来被追赐关内侯的爵位,并于景耀三年秋九月,被追谥为靖侯。”
“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墓地只有简单的维护。”
“据说这是刘备为其亲选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块风水宝地。”
张居正:要是庞统没有急功近利,也不至于英年早逝。
众所周知,卧龙凤雏得一便可以得天下。
卧龙便是诸葛亮,凤雏便是庞统,而庞统最后也被刘备所纳入。
庞统的才华虽然与诸葛亮可以相提并论,但是庞统跟诸葛亮外表却大不相同。
庞统长得又黑又丑,长相奇特,衣着十分随便。
而诸葛亮非常高,而且皮肤白暂,长相也非常英俊,风度翩翩,一表人才的君子。
但是庞统很可惜,最后还没为刘备立下大功,就死在落凤坡。
诸葛亮曾经说过,